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0章 :师从章邯(4)

去击败全盛时期的长城军团,难度比项羽打巨鹿之战不知道高多少,若真能做到,这秦末时代的第一名将就非他莫属了。

而吴广有自知之明,对于这种风险巨大的事情自然不会去做。

“吾当学章邯才是!”

对吴广来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和王离秦军血拼,而是抓紧时间练兵。

就如章邯在击破周章后,缩在函谷关里死命练兵两个月,最后再一波出去带走周章。

现在的吴广,打得正是这个主意。

邯郸西边的上党、河内,南边的邺城、安阳等等城池都是用来拖延秦军争取时间的工具。

新修的长城则是他给自己打造的函谷关。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吴广眯着眼睛。

他没有项羽的勇力,也没有项羽麾下数万精锐兵卒,那就学章邯的打法便是,任你在关外如何嚣张,我只埋头练兵,最后寻找胜机发动致命一击。

这一想法为李左车、蒯彻等人认可,这是在自身新卒居多,兵员素质不够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

先守后攻,以寻胜机。

所以面对葛婴请命西向与王离决战,吴广最后拒绝了。

但这不代表他就没有动作。

伍徐两万兵马的加入使得河内出现了抵御王离兵锋的可能。

“再遣一万兵马支援司马卬,命其侧攻王离,掩护河内守军。将秦军拖在河内、上党一线,为我练兵争取时间。”

吴广下达军令,并定下了后续作战的基调。

在军议结束后,吴广又拿出从河内发来的帛书看了看。

特别是那封伍徐亲自写给他的书信。

上面讲述了荥阳之战的经过,以及伍徐不敢南下的苦衷。

吴广闭上眼,长叹了一声。

伍徐在荥阳大败,怕南下后被陈胜诛杀,所以来投靠他。

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

伍徐是自己曾经的部下,现在带两万人来投,又恰值王离秦军南下的关键时刻,吴广自然不可能傻到去处罚伍徐。

甚至他还得借助伍徐这两万人为他拖延王离的进军速度,给予伍徐的回信自然以安抚居多。

而伍徐在荥阳惨败,再度显示出了章邯的强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