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4章 :朝堂争端(3)

一思索,道:“邯郸为昔日赵都,乃河北之中枢,据此城可控扼燕赵之地,同时背靠太行能御西方来敌,此昔日赵国能屡却强秦之故。然正因这太行之阻加上大河横隔,使得邯郸想要连通关中,就颇为不便,同时想要前往南方楚地也要隔着大河与韩魏两国,来往交通殊为不便,确实不宜为大唐之国都。”

众燕赵之臣脸色骤变。

好个蒯彻,竟然背叛了他们燕赵人的利益。

“素闻范阳侯心肠极多,不能依靠,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若是武安侯在这里,定会为吾等河北之人据理力争。”

有赵人心中叹息李左车不在,让他们在此事上少了一个大将。

不过仔细想想,蒯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邯郸距离关中有些远了,特别是西南边的巴蜀,政令传达十分困难,有着很强的滞后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

“范阳侯说得对!还是咱们陈县离关中不远,往西走南阳便可从武关入秦地,如此就可轻易控制关中,此乃大利!陛下,就该迁都咱们陈县啊!”

葛婴等人立马叫出了声。

蒯彻则瞥了他们一眼,又摇头道:“臣认为陈县亦不可,彼处在韩、魏以南,虽可离关中方便,但对于大河以北的燕赵就显得控扼无力,若想将政令传到辽东,更是遥远,亦不可为大国之都。”

刚才还为蒯彻叫好的众楚臣脸色一滞。

葛婴没好气的嘟囔着:“你这家伙到底在帮谁啊。”

眼见蒯彻接连否定了邯郸和陈县。

立刻有人双眼发亮。

李良站出来道:“昔日荀卿入秦,言关中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而秦国占据关中,一举而吞天下,此乃上佳之地。我大唐不如直接迁都关中,陛下据咸阳而称至尊。彼处正有秦皇所建之宫室殿宇,为天下之最,正可配皇帝之尊啊。”

咸阳!

此时司马欣、董翳等秦系诸将也都出面相劝。

他们毕竟是关中人,心里肯定想皇帝迁都到他们的家乡。

咸阳是天下第一大城,未经历史上的那把大火,富饶而壮丽,确实有成为大国之都的潜力。

吴广听得点了点头,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咸阳这个大秦帝都上。

不过李良的话一出口,又引得关东群臣摇头。

“不可不可,吾等可不想入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