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话引得众人皆笑。
不过这也是一个理由。
昔日秦国定都咸阳,关东之人前往咸阳服役,一走就是上千里,甚至数千里,对关东人的负担很大,让人闻役而色变。刘邦就是押人去咸阳服役的路上见人都跑的差不多了,干脆心一狠也跟着逃入芒砀山为寇,他深知国都太偏远会对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
“汉侯不愧长者,能知百姓疾苦啊。”
吴广点头赞了一声。
他之所以询问刘邦。
是因为历史上刘邦称帝后,就是选择了在洛阳定都。
洛阳。
这本是西汉王朝最初的都城。
史书载“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高祖欲长都洛阳。”
不仅是刘邦这个皇帝想在洛阳定都,就连其麾下群臣也都心属彼处。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
汉初君臣,从上到下多欲在洛阳建都。
最后迁都关中,主要还是因为娄敬和张良的劝谏。
娄敬的说法是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一旦遇急,则可起百万之众以拒敌。凭借关中富饶之土,就算关东大乱,他们依旧能保全秦国故土。
张良也是说洛阳虽有成皋、崤山之固,但如果关东有变,就不足为依靠。还是得凭借关中的坚固险要,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两人的核心理由都是认为关东诸侯对新生的王朝是严重威胁,万一诸侯叛乱,那对洛阳威胁可就大了,还是得定都关中,利用地理优势来“东制诸侯”。
刘邦被二人说服,这才摒弃众意,选择了入关建都。
究其原因,还是汉初的形势与其说是“秦式帝业”还不如说是“楚式霸业”。
关东七个异姓诸侯王占据了天下大半的领土,其中还有韩信、英布、彭越这等强悍之辈,刘邦迁都关中,就是为了躲避他们的锋芒。
在洛阳建都,万一这些诸侯王一起造反,那可就吃不消了。
现在的吴广则和刘邦的情况大不一样,整个天下并没有可以威胁到他的诸侯。
残留的四个诸侯国都只有一郡之地,实力和汉初那些占据五六个郡的诸侯比不了。且韩、魏、齐、胶东等国几乎都是弱卒残兵,又缺乏名将统领。
反观唐国这边坐拥四十余郡,手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