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与奸商勾结,蚕食国家专营产业,掩护奸商逃避税赋和劳役等,因此导致国库空虚,皇帝和朝廷无钱可用;负责朝廷物资、文物和典籍管理的文官,经过做假账、以次充好、扣发物资等国家的重要物资转卖给商人谋利。由于海外势力觊觎中华文物、文化典籍和科技典籍,因此负责这方面管理的文官,就待价而沽,将明朝廷的文物和典籍偷偷卖给海外的求购者,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们发现明朝庭国库、文物和藏书等全部不翼而飞!
由于明朝廷文武百官组成的东林党等会党,受到海外洪门、共济会和光明会的支持和操控,因此明朝廷腐败和卖国亦演亦烈,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就是这些奸党一手造成的!
葡萄牙人于1510年占领印度果阿,又于次年占领香料贸易中心马六甲(满剌加)。数年后,葡萄牙人开始在东南亚的香料主要产地马鲁古群岛(即摩鹿加群岛,又称香料群岛,今菲律宾)构筑筑堡,以控制香料货源地。
明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人欧维治从马六甲航抵广东珠江口屯门澳,与当地居民进行了香料贸易——这是第一位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的方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
此后,葡萄牙人通过马鲁古群岛——马六甲航道获取香料,用来供应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市场,成为新的香料贸易垄断者。由此,东南亚香料大规模进入欧洲,利润最高可达十余倍。
为寻求同样具有高额利润的瓷器、生丝及其他中国商品,1513年,果阿葡萄牙殖民总督阿尔布克尔克派遣乔治欧维士一行,携带一批货物乘中国商船到达广东珠江口外的屯门。
广州地方官员准其进行贸易,但不许上岸居住。葡萄牙人在中国商人的协助下,推销货物并收购回程船货,在当地逗留了半年才离去。乔治欧维士的船队通过此次贸易获取了巨大利益。
1517年,葡萄牙殖民当局再派啡瑙再次率舰队前往屯门,并以朝贡的名义派遣使节托梅皮雷斯与明廷谈判,要求通商。一年后,啡瑙的兄弟西芒接替了他的职位,开始在屯门构筑炮台、城壕,聚集军舰掠夺往来商船,甚至掳掠人口贩卖到海外为奴。
葡萄牙人在广州沿海的海盗行为,以及满刺加使节向明廷控诉葡萄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