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散落民间大顺朝廷史料记载,大顺军在清点明朝朝廷的财物时,发现朝廷金库已经空虚,国家文物、文史档案、科技档案、永乐大典等朝廷藏书全部丧失。大顺军通过对明朝朝廷官员和京城市民得知,在大顺军入城前几个月,有成千上万的马车和牛车将朝廷的各种物资和人员运往天津港,这些物资和人员都乘坐海船去了日本、琉球或南洋,甚至有人说,崇祯皇帝也逃跑了,那个吊死鬼是一个替身。这说明,有海外势力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明朝朝廷人员和物资出逃,这些海外势力肯定是欧洲和美洲的洪门、共济会和光明会等秘密社党。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计划仍采用过去入关南下的路线,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清军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的”个重要关口。
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千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
清兵进关后,见大顺军从北山至海边排列成一字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沿近海处鳞次布列,吴三桂军排列于清军的右边,采取重点突破战术。这时正值大风扬尘,能见度很低,清军得以从容布阵。少顷,风止,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军呼啸出击,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顺军虽拼死抵抗,但强弱易形,兵员同吴三桂军已鏖战一昼夜,面对以逸待劳的清军很快就被击败,阵容大乱,大将刘宗敏也负了伤。李自成立马小岗阜上见败局已定,下令急速撤退。行至永平府范家店时,李自成决定将吴襄处斩。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杀吴三桂家属三十四口,可见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勾引清兵、叛变欺诈极为痛恨。而吴三桂却在山海关战役刚刚结束就率领关辽军民剃发降清,由多尔衮承制封为平定王。
大顺军败回北京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