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显。”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素雅灰绸长衫、鬓角微霜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正是绣坊东家,顾云笙。
顾云笙踱步过来,仔细端详贝贝的绣架,眼中掠过一丝惊艳。他经营绣坊二十载,见过无数能工巧匠,却少有这般年纪就能把握住“气韵”的苗子。“继续。”他对贝贝点点头,转而看向李秀兰,语气淡了几分,“秀兰,你那幅牡丹图的配色,客户不太满意,去改改吧。”
李秀兰脸色一阵青白,悻悻退下。顾云笙又对贝贝低声道:“午后来我书房一趟。”说罢便转身离开。
贝贝心中微紧,不知是福是祸。她定定神,重新专注于指尖的丝线,那凤凰的轮廓在晨曦中愈发清晰。
二、书房密谈身世露端倪
午后,贝贝轻轻敲响顾云笙书房的门。
“进来。”
书房内弥漫着墨香和旧书的气息。顾云笙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手中正把玩着一块玉佩——并非贝贝那半块,而是一块完整的、雕着如意纹样的羊脂白玉。
“坐。”顾云笙示意贝贝在对面的梨花木椅上坐下,目光温和却锐利,“贝贝,你来绣坊时日不长,但进步神速。尤其是你对传统针法的理解,还有那些你自己琢磨出的新针法,颇有意思。”
贝贝心头一凛,她为求效率,偶尔会用水乡学来的、或是自己融合创新的针法,本以为足够隐蔽。“东家,我”
“不必紧张。”顾云笙摆摆手,“创新是好事。我顾家绣坊能在沪上立足,靠的不是固步自封。我叫你来,是有件事想问你。”他放下手中玉佩,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微微泛黄的旧照片,推到贝贝面前。
照片上是一对年轻夫妇,男子西装革履,气宇轩昂,女子穿着精致的旗袍,温婉秀丽,怀中各抱着一个襁褓。背景是典型的沪上洋楼花园。
“这是”贝贝不解。
“这是十六年前,沪上名流莫隆先生与其夫人林婉茹,以及他们刚满月的双胞胎千金的合影。”顾云笙缓缓道,目光紧锁贝贝的神情。
莫隆?贝贝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在哪听过。她仔细看那照片上的女子,眉眼间似乎有那么一丝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她压下心中异样,摇摇头:“东家,我不认识。”
顾云笙沉吟片刻,又取出一张残破的报纸剪报,日期是十六年前,标题触目惊心——通敌叛国?沪上闻人莫隆锒铛入狱!。
“莫家当年突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