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她前所未有地渴望知识。如果她能多读点书,多懂一些关于玉石、关于古物、关于纹饰的知识,或许就能自己解开一些谜团。
她想起镇上的书铺,想起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厚重典籍,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心。
翌日清晨,阿贝比往常起得更早。
她麻利地生火做饭,打扫庭院,又将养父莫老憨补好的渔网仔细检查了一遍,把不够牢固的地方又重新加固。
“阿贝,今天怎么这么勤快?”莫婶儿看着额角带汗的女儿,有些诧异,又有些心疼。
阿贝抬起胳膊擦了擦汗,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娘,我看爹的渔网旧了,好多地方都不结实,万一打到大鱼挣破了,多可惜。我力气大,多弄弄,结实点好。”
莫老憨在一旁听着,憨厚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咱家阿贝是长大了,知道疼爹娘了。”
“爹,娘,”阿贝趁机说道,“我以后想多帮家里干点活。我看村头张婶家接了些糊火柴盒的零工,我手脚快,也能去接一些回来做,多少能贴补点家用。”
莫婶儿立刻摇头:“那活儿伤眼睛,费工夫也赚不了几个钱。你还小,家里有爹娘呢,用不着你操心这个。”
“娘,我不怕辛苦。”阿贝坚持道,眼神恳切,“我就是想想攒点钱。以后万一有机会,我也想认几个字,看看书。”
最后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向往。
莫老憨和莫婶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神色。他们知道女儿聪明,心气高,不像普通渔家女娃只知嫁人生子。他们心疼她的懂事,也愧疚于无法给她更好的条件。
沉默了片刻,莫老憨叹了口气:“认字是好事你想做,就去做吧,别太累着自己。赚的钱,你自己留着,想买什么书爹娘没本事,帮不了你太多。”
“谢谢爹!谢谢娘!”阿贝眼眶微热,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这已是养父母能给予的最大理解和支持。
从那天起,阿贝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她包揽了家里更多的杂活,一有空就去村头张婶那里领糊火柴盒的材料,常常在油灯下做到深夜。纤细的手指被粗糙的纸壳磨出了薄茧,她却甘之如饴。每一个铜板,她都小心翼翼地存起来,仿佛那不是钱,而是通往她渴望的那个世界的阶梯。
偶尔,在劳作间歇,她会拿出那半块玉佩,对着光或水影反复观看,将上面的每一道纹路都深深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