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2节 纸是包不住火的(2)

曹格格来到综合办,一个是有经验的资深“蛊师”,一个是有经验的资深“医师”,看过司马后确认他没事,不过出于谨慎,曹格格把司马带到四楼医务室,给他挂了一大袋白花花的加料营养液,给蛊虫“培本固元”。挂完水差不多到了晚饭点,司马去食堂大吃一顿,完了陪综合办、档案室和医务室的同志“加班”,正式登记上报,并接受一系列必要的测试。

前后一共忙活了三天,在二处的档案记录里,司马体内的蛊虫属于“通灵蛊”的一个变种,能在近距离感应其他蛊虫的存在,额外消耗精血,感应的范围有所扩大,最远不超过三米,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战斗没有多少帮助,反倒是蛊虫研究所用得上他的能力。“通灵蛊”确实不常见,但也不是什么绝无仅有的稀罕玩意,商陆的研究团队里就有类似的“蛊师”,监控蛊虫的人工培育,及时剔除弱蛊和死蛊,节约成本,提升成活率。

既然司马不属于“意外惊喜”,蛊虫研究所也没有急着招募他,他继续留在二处综合办跟周凌日作伴,老老实实当他的小文员,调养身体,积攒精血。年轻就是好,经得起折腾,差不多养了一个多礼拜,司马基本恢复过来,“白鸽”安排他加入商陆的研究团队,对“拔山蛊”进行测试。商陆的最终目标是攻克人工培育蛊虫能力衰减的难题,在“白鸽”的建议下,他选择“拔山蛊”作为研究对象,全程跟踪蛊虫对宿主战斗力的加成,从幼虫开始,每隔三天测试一次,记录战斗力的变化,直到蛊虫发育成熟,能力基本定型。

商陆征用了九位志愿者,包括六组平行实验和三组对比实验,平行实验种入人工培育的“拔山蛊”,对比实验种入野生“拔山蛊”,每天同步测试3个样本,三天一个循环。司马的压力很大,连鹿呦呦那边都没工夫去,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孤军奋战”,“白鸽”抽调了五名“蛊师”,战斗力分别是8.5、9、10.5、11和12,组成一个六人小组,由司马担任组长,协同测试“蛊师”的战斗力,事后通过录像回放,评估修正得分,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蛊虫研究所的钱不是好拿的,司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商陆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早出晚归,每天过得很匆忙,几乎不到二处上班,当然也就浪费了二处的“特灶”。

好在蛊虫研究所同样有专供“蛊师”的食堂,食材品质上乘,营养丰富,对司马而言没什么差别,不过他没法把小豹猫带去,只能把它锁在家里。二处“特灶”的大厨听说司马在外公干,忙得脚不沾地,顾不上小猫,主动为他分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