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连连夸赞,看向赵四的目光充满了赞许,“四小子,真是难为你了,把你娘和妹妹照顾得这么好!”
一路上,不断有邻居打招呼,目光中的羡慕远远多于之前的疑虑。
来到府学胡同小学,校门口已经有不少家长和孩子。
相比许多穿着打补丁旧衣服的孩子,穿着新衣、背着新书包、脸色红润的赵妮显得格外突出,吸引了不少目光。
小丫头有些害羞,更多的是兴奋,紧紧拉着哥哥的手。
赵四找到高小五年级的报到处。班主任是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颇为严肃的中年女老师,姓陈。
“陈老师您好,我是赵妮的哥哥,赵四。今天送她来报到。”赵四上前,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陈老师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赵四和他身边的赵妮。
赵四一身工人阶级的打扮,沉稳干练;赵妮衣着整洁,眼神清亮,一看就是被照顾得很好的孩子,这让她第一印象就很不错。
“赵妮同学是吧?欢迎。”陈老师登记了名字,又看向赵四,“家长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情况怎么样?”这是例行的了解。
“我在红星轧钢厂工作,是钳工。”赵四平静地回答,“家里还有个母亲。家里就我们三口人。”
他坦诚而自信。
“红星轧钢厂?好单位啊!”陈老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态度明显更热情了些。
这年头,工人老大哥地位高,收入稳定,能进大厂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行,赵妮同学分在一班,我正好是一班的班主任。你放心,在学校我会多关照她的。”
“太谢谢您了陈老师!”赵四连忙道谢,又对妹妹叮嘱道,“妮儿,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和同学好好相处,知道吗?”
“嗯!哥,我一定好好学习!”赵妮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看着妹妹被陈老师领着走进教室,和其他新同学坐在一起,赵四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和欣慰。
改变这个家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供妹妹读书成才这一切,正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离开学校,赵四脚步轻快地赶往轧钢厂,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如今他在车间里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虽然名义上是学徒,但连许多老师傅遇到疑难问题,都习惯性地会来跟他探讨几句。
他的技术能力和那手跟乡下老师傅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