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抱着他的奖状、脸盆、暖水瓶和枕巾,穿过带着年味喧嚣的人群。钱六金吭哧吭哧地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赵四的工具箱,一脸与有荣焉。
“四哥,这脸盆真亮堂!暖水瓶也好,冬天灌满热水,一宿都温乎!”钱六金羡慕地看着那些奖品。
“喜欢?”赵四脚步没停,“过年去我家,新暖水瓶给你娘灌壶热水提回去。”
钱六金愣了一下,随即脸涨得通红,连忙摇头:“不不用!四哥!”
走到南锣鼓巷口,年味更浓了。
家家户户门口扫得干干净净,窗户上贴着崭新的红色窗花,有“五谷丰登”,有“连年有余”,虽然线条简单,却透着朴实的喜庆。
空气里飘荡着炸丸子、炖肉的香气,引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直叫唤。
“赵四回来啦!”“哎哟,这大脸盆!暖水瓶!厂里发的年货?”
邻居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目光落在赵四怀里的奖品上,满是羡慕,赵四笑着应和。
推开自家院门,肉香混合着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张氏正围着灶台忙活,锅里咕嘟着白菜炖豆腐,里面漂着几片油汪汪的肥肉。旁边箅子上蒸着黄白相间的二合面馒头。
“哥!你回来啦!快看娘炖的肉!”赵妮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蹦过来,一眼就看到了赵四怀里的东西,眼睛瞬间亮了,“哇!新脸盆!暖水瓶!还有奖状!”
“四儿,回来了,饭马上好了!”张氏擦着手走过来。
看到奖状,眼圈立时就红了,手指颤抖着抚摸着奖状上赵四的名字,“好真好我儿出息了你爹要是知道”后面的话被哽咽堵了回去。
“娘,好日子在后头呢。”赵四把暖水瓶塞到母亲怀里,“这个放您屋里,晚上喝水方便。枕巾您和妮儿一人一条。脸盆公用。”
晚饭吃得格外香甜。白菜炖豆腐浸透了肉香,二合面馒头暄软。
张氏不停地给儿子夹菜,赵妮叽叽喳喳说着白天在街上看到的年画。昏黄的灯光下,小小的屋子里暖意融融,隔绝了外面的寒风。
收拾完碗筷,赵妮趴在桌上就着灯光写作业。张氏坐在炕沿,就着灯光,拿着那条雪白的新枕巾,比划着,盘算着是留着过年用,还是给儿子用。
赵四靠在门框上,看着母亲和妹妹,心里那份踏实感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个家,终于被他撑起来了。
夜深人静,母亲和妹妹均匀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