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很高。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毛坯,动作不疾不徐。
固定工件,涂抹划线蓝油,执针划针配合使用,线条清晰准确,关键尺寸直接标注在一旁。
他的动作沉稳老练,没有丝毫多余,每一个步骤都透着一种精准的韵律感。
“这划线功夫够扎实!”一位围观的老钳工忍不住低声赞道。
粗锉开槽,精锉修形,刮研基准面他的手臂稳如磐石,力道均匀,每一次锉削都发出悦耳的“沙沙”声,金属碎屑均匀落下,工件形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规整、光滑。
钻孔,攻丝,铰孔选择钻头,上油,钻孔,动作一气呵成。钻出的孔壁光滑,孔距用精密量具测量,分毫不差!
他全程专注,心无旁骛,仿佛周围的目光和议论都不存在。只有工件、工具和他那双稳定无比的手。
“这手法这沉稳劲真不像个二十岁的娃!”
“瞧那刮研的平整度,绝了!”
“怪不得敢直接报三级”
围观的人群里,惊叹声低低响起。连那几个负责监考、一向严苛的老师傅,也都微微颔首,交换着满意的眼神。
周师傅站在一旁,脸上是压不住的笑意和自豪。
考核时间还没到,赵四已经完成了所有加工和自检。他将工件轻轻放在检验平台上,退到一旁。
检验老师傅们立刻围了上去。各种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精密水平仪、块规——轮番上阵。
测量,记录,比对图纸要求
气氛安静得只剩下量具轻微的咔哒声和呼吸声。
许久,负责主考的技术科一位老师傅直起身,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叹,朗声宣布。
“赵明,考核工件,所有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光洁度全部优于三级工最高标准!特别是关键配合尺寸,实测公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优等!”
“好!”
“太厉害了!”
现场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钱六金把手掌都快拍红了。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冷硬的声音插了进来,打破了这热烈的气氛。
“手艺是不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技术科的孙副科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现场,正推着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
“不过,赵四同志,我有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