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热水也不见好。”
赵四放下工具包,伸手探了探妹妹的额头,确实有点发热。他想起系统签到获得的赤脚医生手册和那箱基础药品。
“像是着凉感冒了。”赵四也有点拿不准。
手册的核心思想是“简、便、廉、验”,内容高度简化。
它主要告诉赤脚医生“做什么”(用什么药、打什么针),但极少深入解释“为什么这么做”(疾病的深层病理生理机制)。
这限制了赤脚医生对复杂病情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一旦遇到手册范围之外的病例,就容易束手无策。
“我这儿有点药。”他又想起后世自己有点咳嗽发热也是吃点感冒药。
他转身从自己屋里取出用纸包着的几片白色药片,又倒了碗温水。“妮子,来,把药吃了,睡一觉就好了。”
赵妮咳得眼泪汪汪,就着哥哥的手把药片吞了下去。
张氏在一旁看着,有些担心:“四儿,这药哪来的?管用吗?”
“厂里发的,治感冒顶用。”赵四含糊地解释,心里却想着手册里提到的常见感冒症状和处理方法,觉得应该没问题。
然而第二天下午赵四下班回来,发现赵妮的咳嗽非但没止住,反而更频繁了,小脸也烧得更加红扑扑的,精神明显萎靡了不少,躺在炕上没什么力气说话。
赵四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赤脚医生手册的知识和签到来的普通感冒药,看来是有局限性的,对付不了所有情况。
“不行,得去医院。”赵四当机立断,不再犹豫。“娘,给妮子穿厚点,咱现在就去人民医院。”
张氏也慌了神,连忙给女儿裹上厚厚的棉袄棉裤。赵四背起妹妹,快步出了门。
傍晚的人民医院门诊部依旧人流不断。挂了号,抱着昏昏沉沉的妹妹,赵四按照指示牌找到了内科三诊室。
敲门进去,办公桌后坐着一位正在写病历的女医生。她闻声抬起头,口罩上方露出一双清澈温和的眼睛。
赵四愣了一下,认出正是上次带母亲复查时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女医生。
“医生,我妹妹咳嗽一天多了,发烧,吃了点感冒药也不见好。”赵四言简意赅地说明情况。
女医生立刻站起身:“快,放诊床上。”她帮忙扶着赵妮躺下,动作轻柔。
然后拿起听诊器,温声对赵妮说:“小妹妹,别怕,让姐姐听听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