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章 特殊年代的课堂(2)

理论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手感和平直度的概念。大家要集中精神,因为”

翻译顿了一下,似乎在选择措辞,才接着说道:“因为后续的实践机会可能不会像计划中那么充裕了。我们需要加快进度。”

台下学员们面面相觑,有些敏感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李向阳碰了碰赵四的胳膊,压低声音:“啥意思?”

赵四面色平静,低声道:“先听课。”

伊万诺夫开始讲解导轨刮研的要点,演示如何用平板和着色剂来显点,如何根据点的分布来判断高低误差,以及下刀的力道和角度。

他讲得依旧深入浅出,但明显能感觉到一种紧迫感,不再展开讲背后的原理延伸,而是聚焦于核心操作步骤和快速判断方法。

到了提问环节,一个学员举手问了一个关于不同材质导轨热变形系数影响补偿的问题。

以往伊万诺夫会很乐意深入探讨,但今天他只是简短地回答了结论:“按照手册提供的补偿系数表应用即可,更深层的材料学原理不在本次培训大纲内。”

教室里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大家都感觉到了异常。

这时,伊万诺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典型的龙门铣床横梁导轨示意图,提出了一个问题。

“假设,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无法获得规定的高强度合金铸铁铸件,只能使用普通的ht250灰铸铁来制作这根承受重载和复杂应力的横梁导轨基体。”

“如何通过工艺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其长期稳定性和精度保持性?”

台下顿时一片寂静。这问题触及了当前许多厂矿面临的潜在困境。材料受限,如何做出合格的产品?

几个学员尝试回答了加强筋设计、改善铸造工艺等,但都显得隔靴搔痒。

伊万诺夫听着翻译,眉头微锁,显然不太满意。

张夏生思索片刻,回答道:“或许可以从热处理入手,采用更长时间的时效处理甚至深冷处理,尽可能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

专家点了点头:“思路正确,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周期太长,能耗也高,对于大规模生产并非最优解。”

众人再次陷入沉思。

赵四举起了手。

“赵明同志,请讲。”伊万诺夫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伊万诺夫专家,”赵四站起身,语气沉稳,“我认为,在材料受限的前提下,或许可以换个思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