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考核,气氛更加紧张。理论考试,赵四毫无悬念地再次拿到了满分。
实操考核题目极具挑战性——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包含异形孔系、精密镶配和简单机构组装的小型复杂组件。
不少学员做得磕磕绊绊,不是这里超差,就是那里装配不到位。
轮到赵四时,他沉稳依旧。[心灵手巧]的被动技能让他的操作如行云流水。
划线、钻孔、攻丝、刮研、装配每一个步骤都精准高效,甚至带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最终成品让负责考核的几位专家和刘总工都围看了许久。所有尺寸检测一次通过,装配转动灵活,间隙控制完美。
“完美!”伊万诺夫忍不住用俄语赞叹,随即又沉默下来,只是看着赵四,目光里有赞赏,也有深深的遗憾。
结业前一天下午,学员们都有些心不在焉,互相写着留言,交换着通讯地址。
赵四却被刘总工的助手叫到了办公室。
刘总工的办公室陈设简单,书架上堆满了技术书籍和图纸。
他正坐在办公桌后,看到赵四进来,脸上露出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赵明同志,来了,坐。”
“刘总工。”赵四依言坐下,腰板挺直。
“找你过来,是想和你聊聊。”刘总工放下手中的钢笔,神情温和却带着一丝郑重,“这次进修学习,你的表现非常突出,理论、实操、尤其是外语能力,都给几位专家和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成绩单:“结业考核,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这张‘优秀学员’奖状,你实至名归。”他将一张印着红字的奖状推到赵四面前。
“谢谢总工和各位老师的培养。”赵四双手接过奖状,语气平静。
“是你自己肯钻研,有天赋。”刘总工摆摆手,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赵明啊,你的能力,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个车间,甚至一个厂。厂里需要技术尖子,但国家更需要能扛起更重担子的人才。”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赵四:“不瞒你说,我和你们红星厂的钱厂长通过电话,也向局里有关领导汇报过你的情况。对你的后续工作安排,可能会有一些调整。”
赵四心中了然,知道这就是刘总工说的扛起更重的担子了。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态:“我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里,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了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