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我们的优势——技术!要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效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用技术的突破来战胜物质的困难!”
总工程师接过话头:“厂部决定,在全厂范围内开展‘技术攻关渡难关’活动!各车间、技术科,都要立足本职,挖潜增效!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接下来,几个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发言,但多是表决心,喊口号,具体措施提得少,台下听众反应平淡,气氛依旧沉闷。
这时,李科长碰了碰身边的赵四,低声道:“小赵,快到我们技术科了,你上去说两句,实在点。”
赵四点点头,在众人目光中站起身,大步走上主席台。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年轻的助理工程师身上。
赵四站定,目光沉静地扫过台下,开口没有客套,直接说道:“厂长,总工,各位老师傅,同志们。我说点实在的。”
“咱们现在干活没劲,废品多,不全是饿的,是心里没底,慌。”他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我觉得,搞技术攻关,不能光盯着高大上的革新,先得把眼前手头的活儿干扎实,干省了。”
他举例道:“比如热处理车间,烧炉子的升温曲线能不能再优化?保温时间能不能精确控制?省一度电,就是省下一口粮!”
“又比如加工车间,刀具刃磨角度、切削参数能不能再研究?延长一把刀的使用寿命,减少一次换刀停机,就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再比如,一些非关键尺寸的公差,能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减少不必要的精加工工时和损耗?”
他说的都是生产中最常见、最琐碎的问题,但句句说到了大家心坎里。台下开始有人点头,低声议论。
“我知道,这些事儿不起眼,费脑子,见效慢。”赵四语气诚恳,“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抠搜、琢磨,积少成多,才能帮我们熬过眼前最难的时候!”
他最后加重了语气:“咱们工人和技术员,手里的工具、图纸,就是咱们的枪!”
“物质困难是暂时的,但技术学到了,本事长在身上,那就是永久的!”
“只要咱们的心气不散,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用技术突破战胜物质困难,不是空话,就得从咱们手底下这点活儿干起!”
台下安静了几秒钟,随即爆发出比之前热烈得多的掌声!不少老师傅用力鼓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