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2章 格局(1)

南京电子管厂的空气污染源被锁定,邵工父子领衔的技术小组也开始了针对性的工艺改良攻关。

赵四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不仅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国防工业危机,更在关键领域埋下了信任与合作的种子。

然而,北京传来的“闲话”并未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马工显然不满足于在办公室茶水间散播流言,他的“反映”通过某种渠道,终于递到了部里某位分管技术口的副局长张副局长那里。

张副局长年近六十,作风严谨,甚至有些保守,向来强调按部就班、各司其职。

他对革新办这种四处“插手”的做派本就有所保留,听到马工等人反映赵四“不务正业”、“跨界瞎指挥”、“可能破坏与地方兄弟单位关系”,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天刚上班,周主任就被叫到了张副局长的办公室。

“老周啊,坐。”张副局长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严肃,“听说你们革新办那个叫赵明的年轻人,最近在南京电子管厂,搞出了不小动静?”

周主任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他稳住心神,点头道:“是,张局。小赵同志是在第七电子管厂进行技术调研,这也是我们手册编写工作的一部分。”

“调研?”张副局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不悦,“调研需要让人家停产检测空气?需要去指责属地区里的重点化工厂排污?”

“还提出什么‘工业环境协同管理’?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他是机械工程师,还是环保专家?还是电子管专家?”

他敲了敲桌面:“老周,革新办的工作要有重点!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到处指手画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第七电子管厂和那个红旗化工厂的问题,自有地方工业局和环保部门去协调处理!需要我们一个搞机械技术革命的办公室去越俎代庖吗?”

周主任感到压力巨大,但他必须力保赵四,这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革新办好不容易打开的新局面。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语气保持平静和客观:“张局,您批评得对,跨界确实需要谨慎。但小赵这次在电子管厂,并非无的放矢。”

他简要汇报了磁控管合格率极低、早期失效严重的问题,以及其直接影响重点国防项目进度的严重性。

“厂里自己排查了很长时间,始终找不到根源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