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3章 专家的肯定(2)

稳妥。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第七电子管厂的邵工也被特邀参会,他显得有些激动,声音微微发颤:“电子元器件高可靠封装、散热及寿命评价这部分,我最有体会!我们厂吃的亏太大了!”

“环境硫污染只是诱因,根子还是材料纯度、封装工艺、寿命评价体系不行!报告里提出建立全过程可靠性保证体系,说到点子上了!这是电子工业的命脉啊!”

几位重量级技术专家的接连肯定,让会场的气氛陡然转变。同为技术人员,他们才最明白这份文件的分量。

科技司的官员频频点头,计划司那位处长的表情也缓和了许多。

之前提出质疑的装备司科长,脸色有些不太自然,还想争辩:“各位专家的意见很宝贵,可是”

“没有可是!”一位一直没说话的老专家突然打断了他,这位老人是部里的技术顾问,德高望重。“小伙子,你看问题太短期了!”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装备司的几位同志,“老是担心影响当前生产,可如果不解决这些基础问题,今天的生产任务勉强完成了,明天的任务怎么办?更先进的装备怎么造?老是修修补补,能补出一个现代化来吗?”

老人转向周主任和张副局长,语气沉重:“这份报告的价值,不在于它提出了多少新名词,而在于它系统性地指出了我们工业体系的‘病根’!”

“以前我们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份报告,是教我们怎么‘固本培元’!这个方向,是对的!优先级排序,也是合理的!材料和加工就是工业的‘米’和‘锅’,没米下锅,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老顾问的一锤定音,让质疑的声音彻底消失了。

张副局长轻轻咳嗽一声,开口总结:“各位专家的意见很中肯,也很有分量。看来,报告的技术方向是得到大家认可的。至于如何平衡当前生产和长远攻关的关系,需要我们制定更细致的实施方案,做好统筹协调。”

他看向赵四:“赵明同志,专家们肯定了你们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小组要尽快根据今天的讨论,把攻关路径,特别是试点方案,做得更扎实、更具体。”

“是,副局长!我们一定认真落实!”赵四立即起身回答,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专家们的肯定,不仅仅是技术的认可,更是一种强大的背书。

周主任最后发言,语气坚定:“既然技术方向得到专家肯定,部里会认真研究,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