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作为媒人,熟络地开场,说着“天作之合”、“郎才女貌”的吉利话。双方家长互相谦让着落座。
赵四将带来的礼物一一送上。点心、茶叶、布料、围巾每拿出一样,苏母便客气一番“太破费了”。
当看到那两罐奶粉和品相极好的红枣桂圆时,苏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更深的满意。
在这年头,这些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有钱有票也难买到,足见赵家的诚意和对女儿的重视。
“小赵这孩子,太实在了。”苏父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以后就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苏婉清悄悄抬眼看了看那些礼物,目光在柔软的丝巾和那块呢子料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微微弯起。
话题很快转到两个年轻人身上。
王主任夸赵四年轻有为,是部里的骨干;苏母则说女儿懂事、性子好。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赵明同志的工作,我们都支持。”苏父看向赵四,语气认真。
“年轻人,正是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你和婉清以后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伯伯放心,我会的。”赵四郑重应道。
张氏也赶紧表态:“婉清这孩子,我是打心眼里喜欢。懂事,知书达理。”
“以后过了门,我们肯定当亲闺女疼。”
苏婉清脸颊更红了,起身给大家添茶水,动作轻柔。
按照简化后的新式礼节,并没有太多繁文缛节。
主要就是媒人见证,双方家长交换了意见,明确了结亲的意愿。
赵四和苏婉清当着长辈的面,算是正式定了关系。
苏母留饭,张氏和王主任推辞一番,最终还是盛情难却。
饭菜比上次更丰盛些,除了那条鱼,还多了个肉菜和一个炒鸡蛋,显然是下了本钱。
妮儿吃的不亦乐乎。
席间,气氛更加轻松,话题也多了起来,聊起了家常,聊起了最近天气,避开了敏感的工作内容。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赵四一家和王主任便起身告辞。
张氏带着妮儿和王主任准备回胡同,赵四则是准备直接回单位。
苏家父母送到门口,苏母拉着张氏的手:“赵家嫂子,以后常来走动。”
“一定一定。”张氏连连点头。
苏婉清送赵四到楼下。夜色中,两人一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