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说说话,马上就好。”苏婉清连忙摆手,又转身进了厨房。
赵四找出工具,检查了窗户缝隙,用木片和腻子仔细填塞好。
等他忙完,苏婉清已经把饭菜都端上了院里的石桌。
一小盆土豆炖肉,一盘炒青菜,一碟咸菜,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二米饭。
家里因为赵四时常带东西回来,吃的基本没缺过。
三人围坐吃饭。
张氏不停地给苏婉清夹肉,又念叨起赵四:“你看看你,眼里就只有工作,也不知道多关心关心婉清。”
“人家姑娘家,工作也忙,还总惦记着我们。”
苏婉清忙说:“阿姨,赵四是做大事的人,忙点是应该的。我能帮上点小忙,心里也高兴。”
赵四心里暖暖的,扒了一口饭,问道:“妮儿呢?又跑出去玩了?”
“没,在屋里写字呢。”
张氏朝屋里努努嘴,“这丫头,最近可用功了,说是婉清姐姐教得好,她得争气。”
“对了,前几天妮儿还给我说上了初中后,老师还安排她当了个啥小组长。”
吃完饭,苏婉清抢着收拾了碗筷。
赵四进了屋,看到妹妹赵妮正趴在炕桌上,一笔一画地认真写着毛笔字,小脸绷得紧紧的。
看到哥哥进来,她才欢呼一声扑过来。
赵四摸了摸妹妹的头,拿起炕桌上的作文。
信纸上的字迹工整又带着几分稚气,妹妹在信里详细描述了新学校的生活,有趣的老师,新认识的同学,还有当上小组长管着几个人发作业的“威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单纯的快乐。
看着妹妹的作文,赵四仿佛也看到了妹妹在学校里努力向上的样子。
家庭的温暖、亲人的牵挂,是他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苏婉清收拾完厨房,又检查了一下张氏常吃的药是否充足,细细叮嘱了注意事项。
夕阳西下,她准备回医院宿舍了。
赵四推上自行车:“我送你。”
两人并肩走在渐渐安静的胡同里。
苏婉清轻声问:“最近项目进展还顺利吗?我看你好像很累。”
赵四笑了笑:“还好,就是千头万绪,刚开始。”
“不过方向已经明确了,大家干劲都很足。”
他没有细说技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