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5章 任务完成,紫色道具(4)

金银就要重新埋藏于土里了,那金银怕是有也要幽怨,为什么要将它们从地下挖出来。”

罗万化跟着笑了出来。

苏泽说道:

“天下人都将金银埋在土地,那天下间流通的金银就更少了,钱法日益不通,银贵而谷贱,难道这就是利国利民的吗?”

罗万化也跟着思考起来。

苏泽说的,就是明代中后期一个严重的问题,通货紧缩。

因为金银的价值是一路走高的,所以很多富人都会将金银存起来。

这就会出现明明是丰收了,但是粮食价格却下跌的情况,也就是谷贱伤民。

但是手里有银子的人,却因为银子日益稀缺,获得更多的财富。

普通百姓借贷成本越来越高,最后因为高利贷破产,整个农业经济遭到破坏。

通货紧缩,根源自然是商品总量和货币总量不匹配,大明生产了足够的商品,却没有能够用来交易的稳定货币,导致货币价值一路推高。

但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整体热衷于储蓄,而将市场上的货币都抽走存了起来。

有钱人储蓄不消费,穷人却没钱可花,这经济不出问题才怪呢。

苏泽一手在登莱开港铸币,发行更多的银元,满足大明日益庞大的商品市场的需要。

另一手则是要促进消费,让富人手里的金银流通起来,增加流通货币的数量。

而整个天下最大的富人,自然就是大明皇室了。

在苏泽看来,皇室的钱不是花在这里,就是还在那里,总是会花的。

要么是皇帝滥赏皇亲国戚,要么用来修院子造宫殿,要么炼丹修仙。

既然要花,那还不如搞一点与民同乐的活动,好歹也能刺激消费。

当然,这笔银子要皇帝从内帑中出。

苏泽已经思考要怎么上书,让皇帝从内承运库中将这场大会的费用出了,那群臣的反对声应该会小不少。

古今中外,这种皇室倡导的文化活动,还真不全是铺张浪费的奢靡享乐。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皇室这个最高统治者,引领起来的风尚,公卿勋贵也必然会跟随。

皇帝花了一两银子,这些公卿勋贵就会花十两银子跟随。

这些银子流入市场,反而能带动整个经济体的活力,让财富在更多人手里流转。

这总比皇帝用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