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1章 《兴文教以隆圣治疏》(4)

是按照有为军主的模式教育出来的储君,等到朱翊钧亲政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官僚系统积重难返,任何变革都面临巨大的阻力,言官们还动不动用小事来恶心你一下,这让谁能受得了。

无论是出于什么心理,朱翊钧上书请求讲学,这是皇太子作为储君的一次政治尝试,就被外朝一顿披头盖脸的骂了过来,还要惩办朱翊钧的身边人。

在苏泽看来,这无疑是整个官僚体系的虚伪性在作怪。

一方面对皇帝有不切实际的需求,要求皇帝都是圣君明君,可真的培养出了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皇帝稍微进行改革触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又用什么“祖宗之法”、“与民争利”作为口号,反过来压制皇帝的政令。

大概只有明光宗这样的傀儡皇帝,事事都听从官员的,在位才一个月的皇帝,才会被官员们不停地怀念。

掌握最高权力的要么是什么都不懂的傀儡,要么就是不敢触动利益集团的裱糊匠,大明才这样一步步衰落下去。

在苏泽看来,大明这些官员就是太闲了。

业务量不饱和,就想着找机会喷人。

苏泽说道:

“陛下继位后,东南靖宁,北境也暂时安定,府库充盈,为什么就不能办一次与民同乐的大会?”

“我要上书支持太子,请办讲学大会和百戏会!”

当然,除了为了小胖钧的心理健康外,苏泽还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从小给朱翊钧建立撒钱的想法。

要知道近代很多科学家,最初的经费都是从各国皇室手里拿到的资助。

作为大明朝头号地主,每年有固定内帑收入的皇室,如果能引导皇室将钱花在资助长期项目上,对于大明的发展也是天大的好处。

大明皇帝的钱,又岂是你外朝要反对就能不花的?

与其花在没用的地方,还不如花在这些有意义的地方。

在场众人只能看着苏泽写着奏疏,他们都知道苏泽意志坚定,绝不是几句话能劝住的,只能无奈的散去。

此外,苏泽支持朱翊钧,也不完全是为了朱翊钧的心理健康。

他也有自己的私货。

而苏泽也在思考,如何充分的利用系统,用更少的威望点,来推动真正能够影响历史的大事。

要完成扭转时代的变革,需要的威望点实在是太多了。

除非苏泽几个月不上疏,攒下威望点再梭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