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5章 准奏颁行(1)

腊月二十三。

大明已经有类似小年的说法,也就是在这一天官府和百姓都会进行祀灶的活动。

此外,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也就是军户、官宦人家腊月二十三日祀灶,民户腊月二十四日祀灶。

苏泽觉得也许这个“官三民四”,就是日后南北方小年日期不一样的源头。

苏泽也是官户,徐渭早早地准备好了祭祀灶神的贡品。

清理灶台,打扫卫生,接着苏泽又焚香祷告,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护佑家宅平安。

而就在苏泽在家中祭祀灶神的时候,都察院内却热闹非凡。

——

都察院。

其实本来都察院都已经锁衙了。

但是因为六科和都察院之间的争斗,左都御史王廷又宣布重新打开了都察院的衙门。

王廷是刚刚从南京调任京师的。

看着下方激愤的御史们,王廷有些头疼。

他是昨日才抵达京师的。

王廷原本是南京礼部尚书。

南京有一套和京师一样的六部班子,但是南京的户部、吏部都是空心化的部门,所以南京礼部是南京六部第一,南京礼部尚书,也和南京镇守太监,南京五军都督并列为南直隶三巨头。

这是南直隶份量最足的职位,也被称为外官第一。

有趣的是,大明的外官第二也在南直隶,这就是驻节在淮安的凤阳巡抚。

凤阳,也就是大明的龙兴之地,朱元璋的老家。

巡抚凤阳,有着相当重要的政治意义。

但是凤阳现在就是一座大型皇家监狱,所以凤阳巡抚的衙门在淮安。

而淮安又在大运河南北要道上,所以凤阳巡抚又兼任漕运总督。

凤阳巡抚,又称之凤抚或者淮抚,是含权量第二大的地方官。

剩余的官员,就算是总督巡抚,都远远比不上这两个职位。

而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一把手,是大九卿中仅次于六部尚书的职位。

按理说,王廷从南京礼部尚书升任左都御史,也算是高升了。

但是王廷却高兴不起来。

他的调任,是前任首辅徐阶离开京师之前的最后一道任命。

据说是徐阁老恳请皇帝,才通过了王廷的调令。

刚通过任命,徐阶内阁就垮台了。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