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8章 大明土木大军(5)

兄,营造法式的书没有失传,宫中就有,工部也有宋代善本存档。”

“那用啊!”

万敬也觉得心累,他说道:

“书没有失传,但是书中的技法失传了。”

傅顺疑惑的问道:

“这也能失传的?”

万敬沉默了一下说道:

“这匠造之术,都在于口传心授,古来成书很少,营造法式成书于宋代,书上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了,更别说算明白了。”

苏泽看了一眼万敬,能被雷礼点了发言,这个万敬应该是个有能力的工部官员。

万敬说得没错,营造法式在明代已经失传了。

这种失传,不是书籍没了,而是书上记录的术语,后人已经看不懂了。

正如万敬所说的那样,营造法式是一本记录了建造技术的工具书,但更是一本宋代官方造价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李诫,就是宋代将作监的官员,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将作监的工程有一个标准。

营造法式将各种工程分门别类,在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测算工程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依靠营造法式的方法,任何一个工程都可以逆向会推造价,就能大大减少虚报造价或者工程造假的情况。

所以这本书在中国建筑史的地位是十分重要,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书。

只可惜经过宋元的战乱,很多工匠技艺失传,等到了明初的时候,就已经看不懂营造法式了。

所以明清的古建筑,和唐宋古建筑的风格其实有不小的差异,甚至有些程度上,明清的建筑水平还退步了。

唐代长安的皇宫,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建成,速度是朱棣时期营造的紫禁城的三倍。

而到了嘉靖时期就更拉胯了,宫灾烧了三大殿,重修三大殿足足花了五年时间!

再比如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明堂,史书记载宽和深都有九十米,占地面积四倍于紫禁城三大殿。

明堂更是高接近80米,这样的一座木质结构的巨构,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

唐宋可以说是在木质建筑上的鼎盛时代,这也是雷礼钻研古书时候,经常感慨的事情。

雷礼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苏泽,问道:

“你看得懂营造法式?”

苏泽摇头说道:

“当然看不懂。”

雷礼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