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4章 九卿共议(4)

今年接羔期不打,那就要等到明年,一年又一年,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霍冀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叹气说道:

“此事怕是九卿难以形成公论,还是要看陛下圣裁了。”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通传声,高拱、张居正、赵贞吉三位阁老已经到了。

见到人到齐了,霍冀走到人群前,领着众人进入兵部的节堂。

节堂,是兵部内最大的公堂。

当年的兵部尚书于谦就是在这里组织京师防御战的。

众人按照官职高低坐好,苏泽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对面就是负责记录的冯保和陈洪。

两个大太监都向苏泽微微一笑,苏泽连忙拱手回礼,紧接着主持会议的次辅高拱咳嗽了一声说道:

“昨日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大同总兵戚继光上书,陛下先召请九卿共议。”

“军情紧急,具体奏疏还没来及下发,这里我就先读一下这份奏疏。”

带着河南口音的高拱读着奏疏,当他读到:

“昔太祖命将守东胜,成祖五出漠北,皆赖卫所屯守相济。”

“今陛下英断除藩,清退庄田,正宜复祖宗之良法。伏乞敕下兵部,会同督抚详勘卫址,调南军精锐戍守,复设东胜卫,则三五年间,河套可复为藩篱,九边安枕矣。”

这句话读完,在场的九卿重臣们哗然!

东胜卫,是明初在东河套地区设立的卫所,大概是后世内蒙托克托县附近。

当年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饮马到这里,徐达以“东胜神州”之名,取名东胜州。

刚开始是羁縻州,后来又设置东胜卫驻守,控制东套地区。

东胜卫在大同卫的西边,地理位置十分的关键。

但是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武德充沛,这些卫所是前沿阵地。

朱棣多次出征大漠,国库紧张,所以才撤了东胜卫,让东胜卫军民内迁。

成化年又复设东胜卫,但是因为补给困难又放弃了。

现在戚继光不再提接羔搜套,而是直接提议重设东胜卫,那些还没见到具体奏疏的九卿自然大为震惊!

当然,苏泽也不觉得这些大明权力金字塔尖的人,就真的不知道。

苏泽看了一眼通政使李一元,别的不说,奏疏都要经过李一元,皇帝如此着急的让九卿共议,难道他们不会找李一元打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