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3章 这就是实学!(4)

家还是抵触使用棉籽皂,依然会使用皂角浣洗。

但是普通百姓家里,却已经普及了棉籽皂。

听说鲸油也能制皂,那捕鲸也算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苏泽接着说道:

“除了鲸油制皂外,鲸脑中有一种油,点燃后十分的明亮,据说此油点亮之后宛如白昼一样,也可以夜间读书而不伤眼睛。”

众人都是读书人,也都是爱书之人,听到这里已经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搞来一点鲸脑油试试。

普通的油灯昏暗,读书写字久了双眼酸涩,也很伤眼睛。

如果这鲸脑油真的和苏泽说的那样,点燃后宛如白昼,那岂不是白白多了晚上读书的时间?

苏泽接着说道:

“其实点灯读书还只是一个用处,以后还可以在莱州港口建造灯塔,点燃鲸脑油来指引船只归航。”

还能这样?

王锡爵只觉得苏泽的思维天马行空,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用法,难道这就是实学吗?

自己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实学?

苏泽其实也没想到,这位李国舅的偶然行为,竟然开启了大明的捕鲸业。

捕鲸,这个后世听起来十分罪恶,又不环保又很残忍的行业,实际上在工业时代初期,是非常重要的行业。

鲸鱼身上的油脂可以用来制造肥皂,一头鲸鱼体内的油脂很多,在近代养猪业出现前,鲸脂是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

鲸油的作用除了照明之外,还是石油化工出现之前最重要的润滑剂来源。

更高亮度的照明工具,实际上增加了人们可支配的时间,低廉高效的照明提高了识字率,也普及了市民文学。

而且为了追逐鲸鱼,人们也会在航海上加大投入。

苏泽也没想到,武清伯世子李文全竟然就这样成了捕鲸业的鼻祖?

日后捕鲸船开拔前,是不是要给他烧几支香祈求平安?

就在苏泽胡思乱想的时候,沈一贯又岔开了这个话题。

“子霖兄,我叔父快要到京师了,他想要见见你。”

“句章先生要来京师了?我一定要上门拜访!”

沈明臣,越中十子之一,也是徐渭的好友,也曾经在胡宗宪幕府中效力抗倭。

作为好友的长辈,苏泽自然要上门拜访。

沈一贯高兴的说道:

“诸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