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价!(2)

乱,却没有赶尽杀绝,反而保全了他们的性命,转手给他们封到了海外!

以后澳大利亚就是他俩的封地!至于能不能打下来,或者守不守得住,就跟他木正居没关系了。

这一手“金豌豆与铜豌豆”的把戏,让满朝文武看到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更让仁宣二位皇帝对他倚重到了极点。

到了今天,正统十四年。

他已经百岁有余,身为三朝帝师,五朝首辅,话语权不可谓不高。

何况这满朝的文武百官,十成里面,有四成是北方籍的官员。

他是谁?他是北方士子人人崇拜的文曲星,是打破“南重北轻”格局的传奇。

只要他木正居还站在这里一天,北方的官员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顶梁柱。

他的话,就是圣旨。

剩下的六成南方官员呢?

当年仁宗皇帝朱高炽想要迁都回南京,是他在朝堂上“全力支持”。

虽然他心里清楚,朱高炽绝不可能成功,但他这番姿态,却赢得了无数南方官员的好感。

他们觉得,这位北方的首辅,心里是装着他们南方人的。

更何况,为了平衡朝局,也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几十年来,他亲手提拔了多少南方的才俊?

这六成南方官员里,至少有四成,是受过他恩惠,或者干脆就是他门生故吏的。

比如今天站出来的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金濂,哪个不是他一手简拔上来的?

剩下的两成,要么是骑墙派,要么是他看不上的。

但在今天这种八成官员都明确站队的情况下,那两成人,敢说一个“不”字吗?

他们不敢。

所以,才有了眼前这堪称恐怖的一幕。

这不是临时的威逼,而是他木正居,用七十多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编织起来的一张巨大无比的权力网络。

这张网,笼罩了整个大明朝堂。

网的中心,就是他自己。

这些念头,在木正居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的目光重新落在朱祁镇身上。

该给这孩子一个台阶下了。

毕竟,还是自己名义上的学生,也是大明的皇帝。

逼得太紧,兔子急了也咬人。

念及此,木正居微微向前躬了躬身,再次开口。

“陛下,臣等并非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