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已经远航,但天幕上的讨论,却愈发激烈。
话题的中心,从校长“勤王靖难”的壮举,逐渐转移到了他这个人本身。
说实话,校长虽然继承了木公的科学思想,但他和木公,终究不是一类人。
没错,木公是真正的政治家,他懂得妥协,懂得平衡。而校长他更像木子白,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
他的执念太深了,尤其是对‘格物’的执念。
我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北海军阀那边,为了收买人心,会开仓放粮,会减免赋税。
但校长这边呢?他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军事工业和科学研究上。
他认为,只有拥有最强大的武器,才能保证最终的胜利。
为此,他治下的百姓,赋税甚至比北海那边还要重。
这就导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明明校长代表的是更先进的生产力,但很多底层百姓,反而更愿意支持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北海军阀。
因为北海军阀虽然烂,但他至少会开仓放粮装一下。
而校长,他会告诉你,忍一忍,等我们打赢了,人人都能开上蒸汽机,顿顿都有合成蛋白。
这这不就是画大饼吗?
所以说,这就是校长内战打得那么艰难的根本原因。
奉天殿前,朱元璋听到这里,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脱离群众?”
这四个字,像一根针,刺中了他最敏感的神经。
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标儿,这个校长,虽然有血性,有大义,但这行事作风”朱元璋沉声道,“有点悬啊。”
朱标躬身道:“父皇说的是。木先生当年,虽也大力推行格物,却从未忘记民生之本。他推广新式农具,改良稻种,都是为了让百姓先过上好日子。”
“这个校长,似乎是只学了木先生的‘术’,却没学到木先生的‘道’。”
“没错!”朱棣在一旁插话道,“我那好哥们,精明着呢!”
“从天幕上来看,他知道枪杆子和钱袋子都得从老百姓手里来。”
“把老百姓得罪光了,你就算造出通天的神器,谁来给你用?谁来给你运粮草?”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合成蛋白”,但他们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