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士兵操练和后世肯定没法比。
现代军队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量,是源于完善的后勤保障。
顿顿有肉、米饭管够,练的时候玩命练,吃的时候也能玩命吃。
可如今这年月军粮品种单一,基本只有粗粮。想要加大训练量,粮秣消耗也会成倍提升,根本支撑不住。
一旦增加了训练,却没有相应提升供给。轻则士卒身体损耗,重则怨声载道,甚至激起兵变!
其实如今刘备麾下士卒的待遇,在这个乱世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每餐除了粮食,还能得到一份鱼羹,也算是这年月难得的荤腥。
至于之前提过的,每名士卒月耗费粮秣两石(约240斤),其实指的是当兵的粮饷。并非说这些粮食都被士卒本人给吃了,而是还包含他们供养家小的部分。
如今广陵的粮秣不算充裕,因此刨除士卒在营中的吃食,步卒每月可领实粮一石,骑卒领一石半。
当然了,士卒也可以选择把粮饷折成现钱。
一般来说,有家室的都会选择领取粮米带回家中;而单身孤丁则大多会折算为钱帛,便于携带存储。
看了这么几天,张昀发现军营中各方面都自有一套运转体系,完全不是他这个只有大学军训级别军事经验的外行,能随意插手改进的。
思来想去,他把目光投向了每天半个时辰的“思想建设”环节。整个过程就是一名军官,在高台上扯着嗓子喊。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军纪赏罚的条令;另外就是关于“忠君报国”、“奋勇杀敌”、“封侯拜将”等等内容的鸡汤。
军纪条例的部分姑且不谈。后边关于鸡汤的内容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文辞艰深,言语枯燥。连张昀在一边听得都是半懂不懂的,就更别提底下那群文盲率百分之九九点九的大老粗了。
每到这个环节,受训士卒都多有倦怠之色。
张昀一开始,是想弄个类似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后来感觉在封建军队里搞这些,实在有点不现实
这个说法有点委婉了,应该叫——纯扯淡!
这两天他萌生了点新灵感。
犹记得上辈子他看过一个纪录片,有段内容是说的清末袁世凯小站练兵,其中有一个劝兵歌好像有点符合目前的需求。
于是他便依其形制,搜肠刮肚地草拟了一篇刘使君劝兵令,力求语句通俗,内容恰当,押韵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