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一、风起苍西 66.伊州河津(3)

,但绝大部分文官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在他们看来,能打赢就是因为勇猛,而那些武夫只要你给钱给吃饱就会勇猛,对于装备、训练、军纪、战略、战术、军心、士气一概不知,所以在他们看来,武将就是粗鄙的莽夫。

如果一个武将制订了一个详尽的作战方案,文官们通常不会认为你有文化,但如果你能吟诗做对、再拽几句经义,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你是文武双全。

谢瑜他们虽然是秉承了关学系的精神,在这些方面要比一般的文官好了很多,但在思想深处还是对于武将有简单化、模式化的倾向。

而谢瑜尚且如此,何况其他文官乎?

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武将,真的要比只会吟诗作文、勾心斗角的文官有文化多了,因为优秀的武将是必须要有逻辑思维的。

一直以来,蓝星上东方大国的古代也都是以文明自居,视周边的异族为野蛮,其实事实上未必如此。比如,中原王朝长期实行君主独裁加上官僚体制,根本没有办法能够正常地集中众人的意见来形成相对客观的决议。而反观那些蛮族,大都是部落首领之间的协商制,民主氛围要比中原王朝强了太多。

尤其是自宋以后,拥有家国情怀、主人翁意识的关陇门阀被消灭,出身于平民的文官具有的是小民意识,因此中原王朝常常以庞大的体量被人口少了很多的异族所灭,而异族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而这“汉化”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君主的独裁。

而君主的独裁到了什么程度?比如就在非常近代的时期,对重要的大臣,君主可以一言而决其生死,动辄诛杀九族,甚至不让其死后入葬,而无须经过任何法律程序。

这就是典型的权比法大,东方大国古代的法律不是用来制约皇权和统治者的,仅仅只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

满清在入关前,黄台吉作为满清皇帝,因为擅自动用了国库的一点钱就被打板子,这个在明朝和任何中原王朝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就算是满清自己,在入关之后,也是将君主集权发展到了巅峰,打皇帝板子这种做法成为了最可笑的笑话。

到底谁是文明,谁是野蛮,已经说不清了。

一般来说,越是英明的皇帝就越是想要独裁,因此就要压制对自己能够起到牵制作用的人和集团,比如君权相权之争,开国皇帝与功臣之争,再比如唐代以前的皇帝与门阀世族之争,但是,皇权是必须要有牵制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在宋代之后,世族是没有了,但宰相也是没了。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