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14章 刘辟之叛(3)

介绍,李纯心里有了底,为了表明决心,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当即任命高崇文为征蜀招讨使。

为了慎重起见,李纯第二天将杜黄裳和高崇文召到宣政殿议事,商讨征蜀事宜。没想到高崇文是一员老将,年近六十,但是气势刚猛,步履矫健,颇有大将风度,李纯心里稍安,有了一些信心。

两人行礼完毕后,李纯让人赐坐,一起讨论出兵相关事宜。

众人坐定后,李纯说:

“朕也并非是好战之人,即位之初,也想先安定一阵,对那刘辟多次隐忍,没想到他竟领兵作乱,如果继续绥靖,藩镇之乱更甚,所以朝廷必须要出兵讨伐。”

杜黄裳跟李纯观点一致:

“藩镇问题从安史之乱闹到德宗皇帝,一直无法解决,很多人已经不抱希望。但臣以为,陛下要兴我大唐,必须要对敢于作乱的藩镇出手,打掉敢于挑头闹事的,否则朝廷将永无宁日。”

李纯颇为赞许这个说法,就说:

“杜相所言极是,朕即位称帝,是要做中兴之主,不会做昏庸之君,所以对刘辟必须讨伐,但是如何讨伐,采取什么策略确保成功,我还想听听两位的意见。”

高崇文起身拱手道:

“承蒙陛下垂爱,任命末将为征蜀招讨使,末将自当尽心竭力,拼死奋战,剿灭刘辟的叛乱军队。”

杜黄裳底气十足:

“刘辟跟韦皋比差多了,根本不在一个档次,靠着韦皋留下的家底,就起来闹事,有些部属并不和他一心,就是靠着几个心腹撑着,有高将军出马,我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李纯仍然有些谨慎:

“有决心、有信心当然是好事,我还想听听两位对具体情况的分析,比如敌我形势对比,用哪个部队出征?”

杜黄裳从容说:

“要说藩镇问题最严重的,当属河北,河南次之,大唐靠南、靠西的区域相对稳定,西川在西南地区,一直以来是比较服从朝廷的。以前韦皋时期,西川实力很强,都不敢犯上作乱,这个刘辟就是个愣头青,以为自己可以掀起大的风浪,胆敢逆流而动。其实西川周边的藩镇还是忠于朝廷的,西川势力单薄,只要朝廷集中军队打击,完全可以剿灭。高将军勇谋兼备,手中就有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加上其他地方兵力的配合,完全可以讨平刘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