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0章 削除巨宦(2)

在自己地位上升了,也想利用职权捞钱,满足内心的欲望。他虽是内枢密使的身份,但是李纯比较有主见,很少让他处理具体政务,他只能传达皇帝意见,不能直接参与政事。

为了方便揽权牟利,刘光琦暗地里在朝臣中寻找代理人,这样可以内外勾结,方便插手朝政获利。

中书省六品堂官滑涣,官职不高,却又内心贪婪,也急着找一个靠山,好趁机参与朝政,捞取好处。经过几次接触,两人一拍即合,结了一个利益团伙。

由刘光琦在宫内打探消息,熟知皇帝和宫内的动向,然后向滑涣传递消息,由滑涣向中书省转达。

中书省有时也搞不清是皇帝的意思,还是俱文珍或刘光琦的意思,既然是宫里传出来的意见,也懒得去探究,基本都按照滑涣传递的消息去落实,刘光琦、滑涣趁机卖官鬻爵,捞了不少好处。

久而久之,滑涣狐假虎威,觉得自己牛逼起来了,对中书省的臣僚也开始倨傲起来,有些中书省的官员也逐渐知道了其中的玄机,但是他们对宦官之祸都是记忆深刻,还是不愿得罪刘光琦和滑涣。

宰相郑余庆和宦官有矛盾,十分反感滑涣的所作所为,向皇帝上书弹劾滑涣,刘光琦和滑涣相互串通,拒不承认所有罪行,反告郑余庆捕风捉影,诬告他人。

李纯觉得,刘光琦和滑涣的罪行还不够大,郑余庆的弹劾,没有证据,难以施以重惩,天令其亡,先令其狂,不如让他们充分暴露罪恶,然后再施霹雳手段,彻底铲除。

同时考虑到,郑余庆虽然刚直,但是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不如顺势退下来,也可以麻痹刘光琦和滑涣。

充分考虑后,李纯下旨由俱文珍来调查这个事件,有几个朝官提出反对意见,都被李纯挡回去了,让很多人都错以为皇帝偏向宦官。

俱文珍作为宦官首领,又收了刘光琦和滑涣不少好处,调查的结果自然有利于刘光琦和滑涣,这也符合李纯预期的情况。

李纯最后定下结论,郑余庆有些老糊涂了,所言不实,调查中没有发现刘光琦和滑涣罪行,考虑到郑余庆以前也有功劳,撤掉其宰相之职,保留原来待遇,让其退休。

收到这个处理结果,刘光琦、滑涣欢欣鼓舞,自以为得计,贪婪之心更甚,卖官鬻爵、干预政事更加过分。

滑涣家里简直是门庭若市,跑官要官的,川流不息,滑涣是来者不拒。李纯冷眼旁观,看着他们蹦跶,就是装着不知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