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道:“当年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选择长安做都城,一是隋朝建都长安,有基础;二是长安是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起家的地方,属于龙兴之地;三是长安南有秦岭,东有黄河、潼关,山河险固。
当时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到了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是南方发展起来,经济重心南移,朝廷的很多物资都需要东南方向运过来,沿途交通又不好,耗费很严重;二是那些关隘在叛军面前不堪一击,洛阳、长安先后被叛军攻破,毫无意义,而且西面的吐蕃多次攻到长安,长安成了四战之地;
三是未来经济要发展,都城的位置很重要,要居于经济的重心地区,可以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带动大片的区域。这些长安都做不到,洛阳也有欠缺。”
崔群说:“听了皇上的宏论,臣认可迁都的想法,但是还是找不到选择下蔡的理由,汴州、襄州、扬州条件不也很好吗?”
李纯道:“汴州是朕第一个考虑的地方,此地位于我朝统治的腹心地带,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大,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两个软肋,一是离黄河近,黄河水患频发,历史上好几次淹到汴州;二是陆路交通还可以,但是水路交通不行,目前从楚州到汴州的运河,水浅行不了大船,黄河水中泥沙多,几次水患漫溢到运河里,这条运河早晚要被淤塞掉。”
崔群又说:“扬州的水路条件好,南临长江,北通运河。”
李纯道:“虽然我朝的发展重心南移,但是核心还是在北方,整体还是北重南轻,迁都扬州不利于辐射全国,而且扬州离长江口近,以后万一有外敌从水路入侵,不好防御。”
崔群继续说:“襄州位置居中,水运也很好。”
李纯道:“襄州条件确实不错,朕也仔细考虑过,襄州位置居中,临近汉江,可以南通长江,是优点,但是襄州往北水运不通,周边三面环山,不利于大规模修路,而且全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淮地区和江南一带,襄州也不是最优选。”
柳晟说:“我明白了,下蔡位于汴州、扬州、襄州三个点的中心位置,最符合陛下的要求。”
李纯道:“下蔡位于人口众多的黄淮地区与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交接处,水运发达,可以通过淮河的支流到达黄河以南大部分地方,还可以通过运河到达长江流域,甚至可以通过南运河到达杭州。黄河靠北,长江靠南,淮河居中,下蔡周边地幅宽广,人口众多,经济底蕴好,发展潜力大,陆路、水路条件都很好,未来与全国各地沟通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