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9章 中秋诗会(1)

在其中一个布告前的人群里,有一位微胖的商人说:

“我们在洛阳做生意十几年了,如果东都搬走了,朝廷机构和官衙也都搬走了,我的东西还卖给谁呀,我到时在夏原先开个分店试试水,好了我就搬,不行我就撤。”

还有一位老者说:“我在洛阳生活几十年了,对这里感情深,肯定不去,你们谁爱去谁去。”

又有一位中年人说:“看到没,洛阳百姓只有两年的专属权和两年的优先权,前面给机会不搬,后面好地方可就被别人先挑走了。”

还有一位绅士说:“朝廷对洛阳人已经够意思了,搬不搬随意,想搬又有优惠措施,不错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说:“不错个啥,到夏原买地建房不要钱呀,我家穷,我们搬不起。”

一个中年儒生说:“新都以后是朝廷重点发展的地方,要当官的,做生意的,自然是要搬过去,毕竟机会多,普通百姓嘛,不去也罢。”

大家你一言我一嘴,议论了许久,终究是散了去,搬与不搬,各执一词,最终还是自己回家拿主意。

离传统的中秋佳节,还剩三天,加上后面要举办发明大会,很多外地人来洛阳看热闹,洛阳繁荣了不少,街上摩肩接踵,呈现着最后的繁华。

迁都的大事办的差不多了,李纯也想放松一下,和大家好好过个中秋节,提前让礼部尚书权德舆准备一下,邀请大臣来紫微城搞个热闹的中秋诗酒会。

都说唐诗宋韵,唐朝诗歌盛行,李纯前面一直忙于削藩、迁都等各项事,没有闲暇。借这个机会,李纯打算好好领略一下唐诗的韵味,让朝中的才子们好好表现一番。

国家稳定了,人们的日子也逐步好起来,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洛阳人喜气洋洋,赏菊花、吃月饼,好不热闹。

八月十五下午,洛阳紫微城,也是一团喜气,礼部邀请了几十个来洛阳的朝臣,举行中秋诗酒会,听说可以饮酒赋诗,大家都很有兴致,而且还可以带上家眷,受邀的大臣都是很高兴的来参加。

中秋自然离不开赏菊,礼部和枢密院准备很多菊花,摆在紫微城各处,各种颜色,形态各异,煞是好看。

李纯带着众臣在紫微城内到处走了一圈,赏看各种菊花和城内的景致,沿途还聊一些国事、家事,好不亲切。枢密院在各个点位还准备了一些茶水、瓜果、点心,供各位人员品用。

走了一圈,李纯带领众人来到城内的一个小广场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