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商议达成一致后,派出使者向尚思罗传达唐军的和谈条件:1、吐蕃军释放所有汉人俘虏;2、退还所有占领的大唐领土;3、不得攻击归义军。
尚思罗觉得,既然是和谈肯定是要有所让步,不然根本无法抽身。第1条,自己可以接受,也不愿带着这些俘虏去打论恐勒。第3条也可以接受,可以先打论恐勒,内部稳了,再打归义军。第2条,难以做到,退还所有领土,这些年吐蕃就等于白干了,自己会成为罪人。但是如果一点不退,似乎也难以过关,唐军肯定不答应。
思来想去,尚思罗再次派出使者,向唐军回复自己的意见:同意释放俘虏,不打归义军,但是只退出兰州以东的地盘,保留兰州、河州、凉州等重要据点。
李纯和武元衡商议后认为,原来也就没想过让对方接受全部条件,尚思罗回军也是打论恐勒,让他们打去,唐军占据明显优势,不怕他能搞出什么花来,于是同意尚思罗的条件。
尚思罗下令,放弃前线的几个城池和俘虏,吐蕃全军收缩到兰州、凉州、河州一带,聚集了约十万军队,准备西进讨伐论恐勒。
七月份,唐军兵不血刃,收复了会州、渭州、成州等地,解救了大批汉人俘虏。很多汉人在吐蕃的长期压迫下,生存艰难,终于盼来解放,无不欢欣雀跃,载歌载舞欢迎唐军的到来。
按照李纯和武元衡的设想,尚思罗回师后,兵力占据优势,极有可能打败论恐勒,然后再掉头跟唐军对战,唐军可以再消灭已经削弱的尚思罗,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尚思罗纠集十万大军讨伐论恐勒,又召集当地的苏毗族人助战,企图以优势兵力消灭论恐勒。没想到弄巧成拙,论恐勒就是当地人,借机诈称自己就是苏毗王族后裔,号召苏毗族人帮助自己攻打尚思罗。
苏毗族被吐蕃人压迫,自然对尚思罗没有好感,于是很多苏毗族的军队倒戈投向论恐勒。
论恐勒联合苏毗族军队在廓州以东,与尚思罗的军队大战,论恐勒发挥地利人和的优势,一举击败尚思罗,尚思罗带领2万残兵狼狈逃回兰州。论恐勒乘机自封吐蕃大相,要求各地的吐蕃军都要听从其号令。
李纯自然不会再给尚思罗重整旗鼓的机会,命令唐军、归义军全力攻打兰州、河州、凉州三地。由于吐蕃军已经被大幅削弱,不到十天的时间,三城皆回归到唐军的旗下。尚思罗连续惨败,异常羞愤,自杀而亡。
李纯和武元衡本想在兰州休整一下,然后乘胜攻打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