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万机,忙于政务,能写出这样的诗,已经很好了,臣观陛下非常重视经济、科学等内容,还以为你不重视诗赋呢。”
李纯道:“诗赋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朕怎么可能不重视,不瞒你说,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朕都读了不少,非常欣赏他们写的诗赋,所以也跟着学了一些。只是当朝很多官员只会吟诗作赋、流于清谈,反而疏于治理国家、发展经济这些实务,所以才力推大家学习科学、经济等新知识。”
李吉甫说:“陛下说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其他学科的衰落,是该纠正一下。”
李纯道:“华夏文化虽号称千年文明,但是处于明显的偏科状态,你想想,一个单腿的壮年男子,肯定跑不过双腿的十岁孩童,所以偏科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李吉甫说:“陛下通过发展经济、科技,我大唐的国力日益强大,不断取得胜利,老百姓的思想也都在转变。都愿意学习新知识。刚才陛下写道,世界统一归于唐,看来陛下有志于扫平世界所有势力,都归于大唐的统治,臣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
李纯道:“朕这次大规模对外用兵只是第一步,确定大唐的基本疆域,等再发展几年,消化吸收完毕,国力更加强大,后面肯定还要对外用兵,早晚要囊括世界所有地方,让大唐的光辉照耀全世界。”
李吉甫说:“陛下的志向很远大,臣也盼望着早日实现,臣今天来是想汇报迁都和重新设置行政区域的事,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李纯说:“既然要迁都,就要重新设置京畿道,可以把颍州、亳州、宿州三州从河南道划出来,以夏原为中心设置新的京畿道,以后长安这边的京畿道就改成都畿道。我想好了,淮扬道布政使柳公绰不错,就让他先兼任夏原京畿道布政使,提前准备迁都事宜。”
李吉甫说:“柳公绰能力突出,很有思想,是京畿道的理想人选,臣回去就拟旨,但是似乎有些人对迁都还是有些意见。”
李纯道:“迁都的事,几年前就已经确定好了,怎么还有人有意见,莫非是有人不想去?”
李吉甫说:“臣在7、8月份,就已经带着中书省的官员对朝廷的各部官员和宗亲勋贵进行摸底。有些人愿意去,有些人认为长安建都多年,规模宏大,条件更好,新都比不上长安,有点不想去。目前主要形成两种派别,一是求实派,基本都是朝廷想干事、谋发展的官员,肯定是愿意跟着皇帝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