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权利还是得到了保护。
为了强化对夷人的统治,朝廷向夷人地区派去了大量的汉人官员,道和州一级的官员必须是汉人。
县以下的官员根据情况区分,如果是县内汉人占有半数以上,县令用汉人官员,其他官员也以汉人为主。
如果是夷人占据绝大多数,可以任用夷人官员为县令,但是至少要派一个汉人官员任县监,另派一个主管教育的汉人官员,保证朝廷的政令在夷人县得到贯彻,顺利推行对夷人的汉化教育。
为了加快夷族的汉化过程,朝廷向夷人地区派去大量的教师,进行汉化教育,加速他们和汉人的融合。
在学校教育上只能使用汉字,禁止使用夷人的文字,但允许他们本族之间讲自己的语言,保留自己的风俗、服饰和生活习惯。
虽然能够入学接受教育的只是少数人,但是汉夷两族民间沟通也不少,也促进了汉语的推广。各个夷族逐渐汉化,但是身份又是夷人,可以内部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保留自己民族的特色。
由于夷人不能出道,也不善于经商,所以很多汉人跑到夷人地区做生意,他们深入夷人地区,买卖货物,就必然要和夷人交流。有些脑瓜聪明的夷人,看到经商赚钱,也纷纷与汉人做生意,为了更好的交流,主动学习掌握汉语。
有些夷人地区存在大量的铁矿、铜矿和其他矿藏,很多汉人就跑过去开采,有的带内地的汉人过去,也有的雇佣当地的夷人。通过工商业的发展,华夷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加速了夷人汉化的过程。
搞了这么政策和动作,耗费了李纯不少心思,感觉累的够呛,自己搭好了框架,也需要各级官员抓好贯彻,不能出现梗塞。
李纯一方面通过各个官员送来的奏章、汇报了解各项事业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各道的巡抚,每年至少进京一次,边远的道可以两年进京一次,向皇帝述职,便于皇帝当面问询了解各道的发展情况。
正当李纯忙于国家的发展建设时,突然传来一个噩耗,元和十一年8月,李纯的母亲王太后突然病危。李纯自从来到这个世上,母亲王氏一直是最关心他的人,特别是前几年是遇到一些危机,王氏都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他。
李纯由于忙于朝政,将王太后接到夏原以后,陪他的机会不多,这时就想极力弥补一下,每天都要去床前探望,问询侍奉一番。
当年9月,王太后病重去世,李纯非常伤心,命礼事部为王太后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