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1章 大抓科教(5)

大的突破。以后办大学非常缺教师,科学院近几年的重点任务就是搜罗培养出一批数学、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直接到大学任教,推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韦贯之说:“既然陛下和白尚书如此求贤如渴,我们科工部将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吸引和培养出更多的科学人才,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纯和在场的官员、学者探讨的非常热烈,聊了两个多时辰,李纯最后决定,朝廷给科学院的拨款增加一倍,吸引更多爱好科学的人才来科学院,教育部可以在科学院预选一批大学老师,待开办大学时,直接到大学任教。

元和十三年八月,洛阳到夏原的铁路正式修通,也标志着长安到夏原的铁路全线贯通。由于长夏铁路位于唐朝的核心地带,串联几个重要城市,沿线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客运、货运的需求量非常大。

由于铁路建设费用高昂,所以交通部制定的客运、货运价格较高,但是铁路胜在速度,以前的人走马运速度太慢,加上沿途的住宿餐饮费用其实是超过铁路票价的。

很多人经过认真核算后,那些手头富裕、急于出行的果断选择铁路出行,还有一些运送大宗货物,追求时效的货主,也纷纷选择铁路运货。

从长夏铁路开通之日起,客运、货运两旺,由于整个线路由交通部负责建设和运营,车票的定价权和卖票的收益自然也归交通部,长夏铁路每个月给交通部带来可观的收入。

为了提高销售效率,交通部还推出了分包业务,就是可以由二级承包商,包下整个车厢的客运或者货运费用,然后可以再分别售卖给个人。

由于长安到夏原沿线的客货运输需求非常大,而且整条铁路线处于交通部垄断运营的状态,所以长夏铁路利润丰厚,大量商人通过熟人或打点关系,谋求承包运输业务。

交通部有了钱,在采购铁轨、枕木、碎石等建材方面出手也大方起来,很多商家也积极到交通部公关,希望购买自己的建材。

长夏铁路修通后,李纯就立即让交通部修建夏原到广陵和长安到兰州的铁路。

李纯认为,广陵也是商业重镇,修通夏原到广陵的铁路,可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规模,经济收益也非常可观。

至于长安到兰州的铁路,李纯则是从长远考虑,以后如果要西征,河西走廊是唯一的出口,长兰铁路修通后,以后还可以西延,作为沟通亚欧两洲的干线。刘元景和艾笛声讨论后认为,夏原到广陵的铁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