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桥,是前无来者,如果修成,你将是朝廷的一大功臣,后面还要在黄河、长江上修大桥,都需要你来主持。”
潘兴法说:“长江宽度更大,水流更急,跟淮河没有可比性,目前臣还不敢想,如果在淮河上修桥成功,可以积累经验,在黄河上应该可以先尝试一下。”
李纯觉得,长江以南,水运便利,修铁路的迫切性不高,可以先重点修建长江以北地区的铁路,如果能修成黄河铁路大桥,那也是很大的功勋。李纯在现场又看了一下,对潘兴法和一些重要的官员褒奖了一番,返回宫里。
李纯刚返回宫里不久,李承闽跑过来报告说,李吉甫突然病情加重,刚刚去世了。
李纯感觉一阵眩晕,上个月他还去看望李吉甫,感觉他的身体更差了,预感到李吉甫可能要走,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走了,心里感觉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李纯命武元衡主持操办李吉甫的丧事,命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都要去祭奠,仪式搞得很隆重。为了进一步褒奖李吉甫,李纯下旨,追封李吉甫为韩国公,赐谥号忠懿,算是极重的恩赏了。
李吉甫去世后,李纯还会时常想起他以前的音容笑貌,想起一起共事的时光。当初,李纯即位时,人才匮乏,李吉甫作为左丞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李纯操办了很多具体事,甚至自己的家务事也帮助操办了不少。
李纯认为,自己与李吉甫虽为君臣,但感觉他更像是自己的兄长,默默帮助自己实现治国兴邦的理想。
办完李吉甫的丧事后,斯人已逝,难以追回,李纯想起了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觉得有必要过问关心一下,命人召李德裕入宫觐见。
李德裕穿着孝服入宫觐见李纯,进来就磕头行礼,李纯让其起来坐下,说道:
“你父亲生前是一个忠臣良相,朕跟他的关系很好,他去世后朕经常会想起他。你是他的儿子,才华和能力也不错,李吉甫生前很关心你,对你的前途也很看好,朕对你也不能不管,你现在哪里任职,以后有什么打算?”
李德裕说:“承蒙陛下对我们父子的关心厚爱,微臣感激不已,臣目前在监察院任了三年的正七品御史,后面要按照朝廷的规矩,要回老家洛阳守孝三年。”
李纯道:“你才三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守孝重在其心,你可以回去先守三个月,然后由朝廷召回。关于以后的任职方向,你有什么个人想法?”
李德裕说:“禀陛下,父亲曾多次跟我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