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方向。
在北方,是已经臣服的回鹘各小国,再往北是极寒之地,存在着通古斯、雅库特等几个部族,属于前世所称的西伯利亚,都是一些弱小边远民族,未来征服的意义不大。
在南方,南诏已经臣服,安桂道往南是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此国相对较小,征服难度不大;南诏往南是文单国(今老挝及泰国东北部一带)国家较小,但是位于山区,不便征讨;林邑往南,是吴哥王国(今越南南部、泰国东部和柬埔寨一带),属于中南半岛一个较大的国家,军队数量相对较多,有一定的战力。
吴哥往西,在湄南河(今泰国中西部)流域有几个较弱的小国,其中两个较大,一个在湄南河下游,称作堕罗钵底,一个在上游,称作哈利奔猜。湄南河往西,在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是骠国(今缅甸中北部),属于中等的国家,但是军队有一定的战斗力,其南部为直通国(今缅甸中南部),国力较弱。
真腊往南,在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一带,有一个较大的国家叫室利佛逝(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苏里曼丹岛南部、爪哇岛西部和苏威拉西岛一带),此国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海军具有一定的实力。
南洋群岛还有三个较小的国家,分别是吕宋、渤泥、马达兰,吕宋国在菲律宾群岛北部的吕宋岛上,渤泥国在苏里曼丹岛北部,马达兰占有爪哇岛东部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南洋群岛还有一些岛屿,如菲律宾群岛南部和马鲁古群岛一带,依然未形成国家,处于原始部落状态。
西南,是吐蕃诸小国,吐蕃往南就是天竺一带,玄奘取经时称雄天竺的戒日帝国已经解体,此时天竺新兴了三个大国:
东北部的帕拉王朝(今孟加拉及印度东北部一带)、西北部瞿折罗王朝(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一带)、南部的朱罗王朝(今印度半岛一带),其中帕拉王朝最强,瞿折罗、朱罗次之,中间还存在其他一些依附这三个国家的小国。
天竺一带,曾经是古印度文明兴起的地方,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众多,原来曾经崇信佛教,后来婆罗门教复兴,两教相互争夺信众,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宗教战争。天竺人适合经商、务农,但是不善于作战,多次被其西北的游牧民族入侵。
从沙州往西,是西域诸小国,西域的车师国西北是葛逻禄(今哈萨克斯坦东南伊犁河、楚河一带),此国曾经假意臣服大唐,在怛罗斯战役中突然反叛,联合阿拉伯军队反杀唐军,导致唐军溃败,唐朝也从此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