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7章 确立秩序(4)

地区,古来被称为蛮夷之地,隋唐以后不断有内地的汉人迁移过来,才逐渐开发起来。

元和五年以后,朝廷削平藩镇,开始大规模开发边疆地区,鼓励汉人到边疆地区垦荒。随着北方大量的汉人来到安桂道,很多荒地得到开垦,商贸业、采矿业也跟着发展起来,安桂道的经济逐渐兴旺起来。

骆瓯族群和汉人一样,也属于农耕民族,生活习惯和语言与汉人虽有差别,但是差异性不大,而且自秦汉以来,骆瓯族群都是被汉人政权统治,与汉人的融合的较好。骆瓯族群吃苦耐劳,勇敢善战,颇有一股蛮劲,是华族远征的理想搭档。

安文远自来到安桂道以后,严格贯彻朝廷的民族政策,华襄两族都珍惜难得的发展时机,在各行各业打拼谋生,争取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安文远看着不少华襄健儿踏入军营,训练成一个个能打仗的士兵,心里倍感欣慰,也希望他们代表安桂人,出去打开一片新天地。

训练襄人部队的事,有军事部调人过来帮助,具体则由道的都统具体操办,自己只是忙一些大事,还算好些,安文远想的更多的是骆瓯族群以后的发展问题。

按照朝廷的规划,以后征服夷人地区后,襄人官员带着襄人百姓逐步要到夷人地区发展,在那边帮助朝廷治理夷人。

本来按照安文远的想法,骆瓯族群可以就近往中南半岛发展,那里临近安桂道,各方面的条件也更好些,没想到朝廷初步的计划是让骆瓯族群往南洋方向发展。

南洋群岛相对远一些,发展的程度也差一些,听说有些偏远海岛还是原始部族状态,后来听说中南半岛由僚越族群过去,安文远也就理解朝廷的深意了。

为了掌握南洋群岛的情况,安文远派人从往南洋做生意的商队那里打探消息,得知那边就是比安桂道更热一些,也是吃稻米,总体来说还算适合骆瓯族群。

后面朝廷又发布了一些鼓励政策,襄人到夷人地区会有很多好处,骆瓯族群很多人也开始心动了。

随着政策的清晰,襄人到夷人地区拥有很多特权,赋税只有夷人的一半,而且领(县)以下完全就是襄人自己说的算,有些骆瓯族群就想第一批过去,可以选择好的地方,还可以谋个一官半职。

骆瓯族群有些文化的人,都跑到襄人县令或其他县官那里拜帖,求得到了新地方可以得到好的公职,那些县官也需要有自己的班底,双方互相接洽,逐步形成了好几个小圈子。

安文远算了一下,朝廷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