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3章 巡游淮扬(1)

慕青雨说:“皇上明察,微臣祖上正是鲜卑慕容氏的后裔,不过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汉人。”

说了几句话之后,李纯和几个官员坐上宿州准备的马车,前往宿州府衙,到了府衙之后,慕青雨一边引路,一边向李纯介绍:

“元和十五年迁都以后,宿州的驻地,由埇桥搬到了这里,此处位于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发展迅速,短短五年,已汇集了五万多人口。”

李纯道:“不错,此处南临淮河,西靠涡河,对望禹王山,可谓是面山傍水,与夏原有几分相似,当初也是朕心中预选的迁都地点之一,只因地点偏东了一些,方才选在了夏原。”

慕青雨说:“陛下真是为了我们宿州选了一个福地,这里水运方便,又靠近夏原,来这边发展的人很多,城市的发展势头很好。”

说着,一行人进入宿州府衙餐厅,慕青雨为李纯一行准备了一桌淮扬菜,不简不奢,颇合李纯的意图。

几人用餐完毕以后,李纯又向慕青雨询问了一些宿州的情况,得知宿州物阜民安、经济富足,对宿州的治理情况颇为赞许。

最后,李纯对慕青雨说道:

“宿州作为京师的三辅之一,拱卫夏原的东面,地理位置重要,此处交通便利,临近京师,你们要用好这个地利条件,把宿州的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更好,让这里的百姓率先过上小康生活,给其他地方树立一个榜样。”

慕青雨说:“臣和其他宿州同僚,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竭尽全力把宿州治理成富足安康之地。”

从宿州府衙出来以后,李纯带人在宿州简单看看,感觉宿州治理的确实不错,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和夏原一样欣欣向荣,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明显比其他地方强不少。

李纯一行时间有限,走马观花看一下就赶到码头,返回船上,继续沿着淮河东行。

众人上船以后,李藩问道:“陛下,当初有那么多其他民族融入了华夏,后面华族还要不要再扩容,目前有不少襄族希望加入华族。”

李纯道:“民族融入是个长期过程,像慕容鲜卑本就和汉人临近,后面进入华夏后,也是经过数百年,才完全融入进来。而像原安南一带的骆越人,在汉朝就纳入朝廷的统治,到了唐朝还是没有融入进来。上次我们已经把近两百万已经汉化的其他民族纳入华族,不能再无底线的扩张。”

李藩说:“有人认为,把更多的民族吸收进来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