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加剧官民矛盾。好在裴度提前提醒了一番,李纯做了一个预案,提前想好了应对之策。
李纯对柳晟说:“新圩的地又不是金子做的,干嘛必须要在那里建政务区,新圩乡以南的夏圩乡也不错,你们可以到那里看看,再不行往西面的龚圩乡看看,哪里的老百姓配合,就在哪里建政务区,现在就改规划,不去新圩了。”
柳晟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说:“这帮人太贪心,真要把人气死,臣也宁可去其他地方,他们就是明天降地价,也不去新圩了。”
君臣达成一致后,柳晟胆气就壮了,当即派了两拨人分别到夏圩、龚圩查看地形,并放出口风,不在新圩建政务区,夏圩、龚圩哪个地方配合拆迁,就在哪里建政务区,如果都不配合,还会另选别的地方。
听说政务区要转移到别的地方建设,新圩人开始慌了,守着那些农田种地能赚多少钱?拆迁可以拿到不少钱,以后在当地就业也方便,如果政务区转移到别的地方,所有这些好处都没了,只能继续种地守穷。
很多新圩人纷纷找到京畿道的官员,要求还在新圩建设政务区,他们都同意按照原价拆迁。没想到京畿道的官员说,建设部已经更改规划,不在新圩建设政务区,新圩不会拆迁,把他们打发回去了。
新圩人非常失落,开始大骂那些当初鼓动多要拆迁费的领头人,还把责任归于一些顽固的钉子户,互相争执不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政务区落到别的地方。
建设部的人员派了两拨人,分别到夏圩和龚圩进行勘测,寻找适合建设政务区的地方,分别做了两套方案,然后让京畿道的官员跟两个地方的百姓去沟通,哪个地方的百姓配合,就在哪个地方建设政务区。
有了新圩的教训,夏圩和龚圩人学聪明了,再也不敢闹腾,纷纷配合,全部同意按照京畿道给的标准拆迁。柳晟比较倾向于夏圩的方案,就让京畿道的官员去夏圩的百姓签拆迁协议,等规划区域内的夏圩百姓全部签了拆迁协议,柳晟才算松了口气,跑去找李纯汇报。
李纯听了情况后,觉得有些搞笑,前面明明是给新圩人送利好,他们还摆谱,漫天要价,这和前世有些地方很像。前世有些钉子户更过分,敢于在原来的基础上三倍五倍的要价,就是非要狠咬一口。
相关部门蠢就蠢在,不考虑当地人的意愿,提前做好规划后,就开始投入巨资开始建设,遇到了钉子户毫无办法,任人拿捏。如果提前搞一两个备选方案,谈妥拆迁后,再开始建设,哪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