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早有准备,占领了有利地形,对着冲来的敌军猛烈还击。由于河水暴涨,剩下的唐军无法渡河,但是炮兵已经架设好,对着远方的骑兵开始了炮击。
唐军步兵的阻击加上炮火的打击,敌方骑兵始终无法接近,更别说消灭河岸的唐军。前后激战了约一个时辰,在枪炮火力的打击下,敌方骑兵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可怜的是那些俘虏,大部分被水冲走,只有少部分人爬上岸,侥幸捡回一条性命。那些俘虏也猜出了是自己人干的蠢事,也没法怨唐军,只能在心中咒骂己方混蛋的将领。
宋朝隐原来也不能确认对方是否会使用水淹之法,只是感觉有很大可能,让俘虏们检验一番,没想到果然如此,让沙西亚人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既然河水暴涨,自然是无法再蹚水过河,宋朝隐命令部队临时搭建一个木桥,部队通过木桥渡河。
唐军渡河以后,押着剩余的两千多俘虏,很快就抵达沙西亚的首府拉合尔。拉合尔在一个平原上,城市规模较大,是沙西亚最后的堡垒,沙西亚国王谢礼伽拼凑了三万人来守卫这座城市。
宋朝隐对攻城有信心,但是对其飘忽不定的骑兵则比较头疼。宋朝隐认为拉合尔是沙西亚的根本,那些骑兵不可能任凭唐军拿下拉合尔,唐军在攻城的时候一定会救援,干脆还使用老办法,以攻城诱使城外的骑兵来援,然后集中兵力先消灭城外的骑兵,再正式攻城。
宋朝隐跟几个部将商议一番后,决定将部队分成三部分,镇罗军分成两半,三分之二围城,三分之一攻城,剩下的四个新罗团作为机动打击兵力。如果遇到敌人骑兵来袭,首先集中力量解决其骑兵,然后再继续围城、攻城。
由于要分出兵力反击沙西亚的骑兵,所以唐军攻城速度不快,前期仍以炮轰为主。拉合尔是沙西亚的根本,沙西亚军当然不能任凭唐军不断轰击,城外预留的一万骑兵,开始发威,不断进攻围城的唐军。唐军早有准备,只要敌人骑兵过来,就予以火力打击。
唐军由于机动兵力不足,敌人骑兵运动速度比较快,每次只能击退杀伤一些敌军,难以彻底消灭这股敌军。连续混战了三天,城外的骑兵损失了三四千人,出击的频率开始降低。
宋朝隐认为,要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也不现实,擒贼擒王,只要捉到沙西亚国王,不信这些骑兵不投降。宋朝隐调整了一下兵力,不再保留机动打击兵力,一部分部队围城,不让城内城外的部队汇合,另外一部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