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用印,昭告天下,方能取信。”
田见秀看向覃玉,点了点头:“这位夫人说的是。我家将军亦有此意,愿与向将军签订盟约。”
使者被暂时请去休息后,议事堂内争论顿起。
巴勇第一个反对:“大人!李闯贼寇,祸乱天下,逼死先帝,与我等有血海深仇!岂能与他们结盟?将士们心里这关就过不去!”
柳明则较为理性:“巴统领,仇怨固然在。然则如今局势,清虏势大,乃心腹之患。李过虽败,犹有数万能战之兵,若将其彻底逼到清廷一边,或使其狗急跳墙南下与我死战,于我皆大为不利。暂与之盟,稳住西线,使我可专心应对北方,未尝不是权宜之计。”
“柳先生说得在理。”覃玉支持柳明的看法,“如今我们的根基在湖广,首要目标是消化此地,积蓄力量。与李过暂时和解,不仅能避免两线作战,或许还能借其力,牵制一部分清军兵力。至于仇怨待驱除鞑虏之后,再论不迟。”
向拯民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已有决断。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唐瑶:“唐瑶,你觉得呢?”
唐瑶抬起头,目光冷静:“李过残部虽败,但骨干犹存,战力不容小觑。强攻之,纵能胜,亦必损失惨重,且可能将其彻底推向清廷。结盟利大于弊。只是,盟约必须条款清晰,约束有力,防止其反复无常。而且,派往襄阳签订盟约的使者,必须胆大心细,能随机应变。”
向拯民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结这个盟!唐瑶,你对李过部将较为熟悉,此次就由你作为我的全权使者,前往襄阳,与李过签订‘武昌-襄阳盟约’!”
唐瑶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抱拳领命:“唐瑶遵命!”
覃玉补充道:“让雪魄随你同去。”
向拯民眼睛一亮:“好!雪魄通灵,既是护卫,更是我‘华夏’的象征。让李过的人看看,与我们结盟的,是何等存在!”
三日后,唐瑶带着一支精干的护卫小队,以及那份由柳明草拟、措辞严谨的盟约草案,踏上了前往襄阳的路程。与她同行的,是威风凛凛的白虎雪魄。
雪魄似乎明白此行责任重大,它不再像平时巡视那般悠闲,而是迈着稳健的步伐,紧紧跟在唐瑶乘坐的马车旁,琥珀色的眼眸警惕地扫视着沿途的一切。
进入李过控制的区域,气氛明显紧张起来。路过的村庄残破不堪,田地荒芜,随处可见溃兵和流民。一些大顺军的哨探和游骑看到这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