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我们的预设战场,再给予致命一击。步炮协同,空心方阵,都要发挥到极致。”
“大统领放心!炮队早就憋着劲呢!”巴勇拍着胸脯,声如洪钟。
向拯民又看向唐瑶:“唐尚书,情报是关键。清军的具体进军路线,主力构成,尤其是蒙古骑兵的动向,粮草囤积点,我必须第一时间知道。”
唐瑶一身利落的劲装,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明白。我已加派了三批精干探子北上,混入商队、流民,甚至伪装成溃兵。多尔衮大军一动,我们就能知道。”她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据零星消息,清军内部对此次南征并非铁板一块,有些汉军旗将领似乎士气不高。”
“很好,这点可以利用。”向拯民记下这个细节,随即看向覃玉派来的后勤副手,“粮草、弹药,是所有计划的基础。告诉覃尚书,洛阳总粮台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副手躬身道:“覃尚书已下令,从湖广、施南调集的粮秣正日夜兼程运往洛阳。并在沿途设立多个中转仓库,确保补给线畅通。覃尚书说,‘前线将士只管杀敌,粮草之事,绝无后顾之忧’。”
听到覃玉的保证,向拯民心中一定。有她在后方统筹,自己才能真正放心在前线指挥。
“雪魄呢?”向拯民忽然问。
一名亲卫答道:“回大统领,雪魄大人刚才还在院外趴着,这会儿可能又去城墙上了,它最近总喜欢在高的地方望北边。”
向拯民微微一笑,这通灵的家伙,似乎也感应到了北方而来的巨大威胁。
洛阳城内,原本一座富商的巨大宅院被改造成了北伐军“总粮台”。这里进出的不再是绫罗绸缎的宾客,而是一队队押运粮草的士兵、核算账目的文书以及各地调派来的民夫管事。
覃玉褪下了华丽的裙装,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深色布衣,发髻简单挽起,只有一枚玉簪固定。她站在堆积如山的麻袋前,手中拿着厚厚的账本,正与几名下属核对着数目。
“从武昌来的这批稻谷,有多少入库了?受潮的多不多?”
“回覃尚书,已入库八成,抽查过了,品质尚可,仅有少量受潮,已单独晾晒。”
“施南来的腊肉和压缩干粮,直接分装,准备配发到各营,不要进大库了。”
“火药坊新出的弹药,清点后立刻送往炮队,巴将军催得急。”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一条条指令发出,将看似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