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72章匠火燎原(3)

原理。

他那句“术之至者,合乎天道,利于万民”的口头禅,也逐渐在工匠中流传开来。

工匠们不再仅仅视自己为“手艺人”,而是“利国利民之技”的传承者和开创者。

在八方工匠的智慧和汗水,以及墨家学派的系统性指导下,武昌的军事工业真正进入了爆发式发展的快车道。

军工总坊的规模一扩再扩,分设了枪炮坊、火药坊、弹药坊、器械坊(负责生产手推车、偏厢车零件等)、以及新成立的“格物实验坊”。

生产效率成倍提升,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火炮订单,现在可能只需数周。武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批批崭新锃亮的线膛枪、一门门威风凛凛的雪魄炮、一箱箱威力增强的手榴弹和试验性的火箭,被源源不断地运出工坊,装备到正在轮训的部队和新编练的军团中。

这一日,向拯民在阿铁和墨离先生的陪同下,视察军工总坊。他看着那秩序井然、分工明确的生产线,听着那富有节奏的机器轰鸣,抚摸着刚刚下线、还带着余温的炮管,心中感慨万千。

“阿铁,墨离先生,还有所有在场的工匠兄弟们!”

向拯民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坊里依然清晰,“你们手中锻造的,不仅仅是杀敌的利器,更是我们华夏护国军的脊梁,

是未来太平盛世的基石!你们的工作,与前线将士的拼杀,同等重要!”

工匠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听着这位大统领的肯定,许多人眼眶湿润了。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这身“贱业”,竟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和尊重。

“继续努力!”向拯民目光扫过每一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干劲的脸,“我们要造的武器,要更好,更精,更多!要让任何敢于犯我华夏之敌,都在我们的钢铁和火焰面前颤抖!”

“谨遵大统领令!”阿铁、墨离先生与所有工匠齐声应和,声音洪亮,充满了自豪与力量。

武昌城西的匠火,已然燎原。这熊熊燃烧的工业之火,正以其磅礴的力量,为华夏护国军这把即将北伐的利剑,淬炼出更加锋利、更加坚韧的锋刃。一个属于工匠的时代,正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悄然开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