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吕氏作大死(6)

人终究没忍住,狠狠对着罗贯中背影来了一口。

罗贯中不以为意,反应过来如何才能最省钱的他,只顾脚步匆匆的往诚意伯府赶

话说,罗贯中原本不是这般的。

甚至于一开始的时候,还挺仗义疏财的。

尤其是跟着张士诚做事情时,更是如此。

张士诚占据的乃是江南富庶之地,且又是个豪爽性子,至少在对待钱财上是个豪爽性子。

成事之后,张士诚铺张浪费,迅速的陷入到了肆意享乐之中。

在这个过程里,张士诚对待手下将士,尤其是对谋士们很舍得花钱,动不动就赏赐。

这等情况下,罗贯中的日子自然好过。

手中钱财多,行事自然也就不抠抠索索。

张士诚都被朱元璋灭掉这么些年了,现在江南那里还有很多人在怀念张士诚,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这张士诚不是已经被朱元璋给灭了十多年了吗?

属于罗贯中的好日子,不是早就结束了吗?

要是罗贯中能在当时顺势投降,给朱元璋做臣子,也不至于这么穷。

就算是不给朱元璋干活,凭借着他当初积攒下来的一些钱财,还有在江南那里的一些薄名,外加一些人脉,随便做点小生意,手里都不会缺钱。

就算不做生意,给一些人家当个西席先生,也一样过的不差。

甚至于,就算什么都不做,仅凭当初积攒下来的一些钱财,只要不铺张浪费,那么他也不至于手头拮据到这般抠搜的地步。

可原因就在于,这不是上面的那些选择,他都没有做,而是选择了动笔写吗?

明明可以靠着当初的人脉等吃饭,却偏偏想要凭借才华。

当然,要是正儿八经的写个杂剧之类的也无妨。

也能混到一些钱财。

可他偏偏摊上个师父,非要写什么反贼当好汉。

还是在大明天下初定,整体还不太稳当的时候写。

这就不说了,居然还在书中暗戳戳的含沙射影当今的开国皇帝,和两位最能打的开国功臣。

给他们都给安排了个反贼好汉的身份。

而他也受到了不少师父的影响,动笔写的是三国题材,可不少都是根据元末时的事情写的。

比如,火烧赤壁这些,就是以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水战为模板写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