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6)

朱元璋出声说道。

胡惟庸听的暗中狂翻白眼,这不说的纯屁话吗?

钱肯定是有的,比如接下来夏粮一收就是钱。

但根本上的问题,不是还没有解决吗?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钱荒的问题。

朱元璋倒并非如同胡惟庸想的那般,说的是屁话。

关于如何来钱这事,他也有所考量。

比如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发展对外贸易。

比如拿下倭国,把那石见银山这些地方,都给收归大明。

这些都是很好的。解决钱荒的办法。

只不过,这些事情和灭掉北元梁王,收复西南,用那里丰富的铜矿来铸币一样,都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

所以,现在只能是另想他法。

“现在还剩下多少钱?”

“给中都的众劳役们,进行了足额的补偿之后,还剩下不足三十万贯。

扣除掉日常开支,以及往边塞那边送去的一些钱粮,至多支撑到三月底,就会彻底没钱。

夏税六月才开始收,最快的一批钱粮,也得六月半之后才能送到应天这里”

中书省居于六部之上,作为中书省现在唯一的一位丞相,胡惟庸可谓是大权一把抓,诸多事情,都有权过问。

对于户部的情况也很清楚,此时皇帝询问,他对答如流。

按照原本的预算,朝廷这边留下的钱财,其实是够用的。

不仅够用,还能多出来一点的盈余。

但出了中都城的事后,皇帝为了补偿中都城的众多劳役,花费了太多的钱财。

导致钱财上,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缺口。

“也就是说,按照这样来算,至少还需要二十五万贯,才能渡过这次饥荒?”

“差不多,有二十五万贯钱财,再勒一下裤腰带,这段儿时间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可以成功挺到夏税收上来。”

按照胡惟庸之前所想,皇帝之所以敢在中都城劳役上,出手这般的阔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宝钞都提举司那里,快把宝钞给弄好了。

马上就要开始发行宝钞。

印钱可比通过收税等手段,来钱快太多了。

只要宝钞一开始发行,这点缺口根本就不是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