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关系复杂,到现在还有人搞不明白。
对张明浩来说,趋近性验证才是最容易的。
趋近性验证,是验证实验数据是否能帮助缩小模型参数范围。
如果能帮助缩小参数范围,就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否则数据直接舍弃就好了。
前者,他能直接得出结论。
现在是后者的情况,也就是说,实验数据能够帮助缩小模型参数范围。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感叹一句,“这组数据很有价值啊!”
“从数值上来看,可能会修正模型中γ、δ、ζ以及k几个参数”
他说的是‘可能’。
石耀坤等人全都愣住了,这个结论和他们的计算结果一致。
他们是一群人计算分析了很久。
对方似乎就只是看看数据,用笔做了几下验算,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张明浩没有解释,就开始手动代入计算、分析,边计算还边做简单讲解,一口气讲了有四十多分钟。
全程停都没停一下。
石耀坤等人只是听着,偶尔跟着点下头,他们非常确信,若不是计算分析过一次,就不可能跟上思路。
对方的计算分析方法,和他们用的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快!
超级快!
他们一群人花了一天时间完成的分析研究,对方只花了
一个半小时?
张明浩完成了最后一步,把数据带入到模型中,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范围修正。
随后轻呼一口气,“就是这样了。”
“什么样的数据,都是这个流程、这个方法,你们应该懂了吧?”
他说着看向石耀坤。
石耀坤绷着脸僵硬的点头,其他人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
听懂什么啊!
原来懂的就懂,原来不懂的还是不懂。
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他们十几个人进行一天的分析计算,对方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
差距,要不要这么大!
这个速度是不敢想的,他们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好多人看见了石耀坤。
石耀坤僵着脸,都感觉现实有些荒谬,‘他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怎么可能但对方提前不知道数据,计算分析过程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