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力。
就像是随时想要向前扑出去的发力状态。
简单来说,她想要动手。
潇湘姑娘想要对李谙动手?!
只是江玄心中刚生出这个想法,莫潇湘的身子便突然软了下来。
她轻轻捻起李谙面前的纸,柔声道:“那不如......先从世子的看起?”
“让我来抛砖引玉嘛,那潇湘姑娘可不要笑话本世子。”李谙哈哈笑道。
“潇湘哪敢。”
莫潇湘抿嘴一笑,随后照着纸上所写读了出来。
“平沙雁影稀,秋雨湿人衣。
欲问潇湘事,云深何处归。”
中规中矩......江玄在心里评价道。
果然,莫潇湘刚读完,就有人摇头说道:“小王爷,论作诗你确实不如宁和兄,我看其他人也都没必要看了,把宁和兄写的读一下就行。”
他口中的宁和兄,便是坐在江玄斜对面的那位年轻男子,坐在谢必清的右手边。
此人是云梦省布政使宁致远的嫡子,永靖二十年的秀才,听说下次秋闱,进士及第不在话下。
被人拿出来夸了一番,身着书生长袍,一脸中正之气的宁和顿时谦虚道:“在下只会读些四书五经,经政要略,作诗实在并非擅长。”
话是这么说,但他眼中的傲气却是藏不住的。
他本身就是一省布政使的嫡子,本身又有才学,其实根本看不上在场这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诸位公子莫急嘛。”
莫潇湘出来控场,随后拿起了谢必清写的诗。
作为兴国公的嫡子,他和原来的江玄差不太多,同样不学无术。
所以写的东西也是狗屁不通。
不过有一点好,他最起码已经晋级了八品,此刻已经是七品凝神境的武夫了。
下一位,便到了宁和。
莫潇湘拿起那张纸,看了眼,眼前一亮。
以她多年当‘都和’的经验来看,如果后面没有惊才之作,此篇应该就算本场最佳了。
她捧着纸,柔声读道:“潇湘归雁。”
“潇湘落雁秋霜早,远浦烟深客梦遥......”
这两句一出,在场众人便知道这首七言绝对不差。
哪怕有人不会写诗,但别人写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韵味,这就足够了。